









GB 4806.10-2025 实施后食品接触涂层检测的技术要点-CMA
引言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涂料及涂层》(GB 4806.10-2025)于 2025 年发布,2026 年 9 月 2 日正式替代 GB 4806.10-2016 实施。作为食品接触材料中直接与食物接触的关键品类,涂层的迁移风险与残留安全性直接关联消费者健康,而新标准在样品制备规范性、检测项目覆盖范围及方法灵敏度上均作出重大调整。对于第三方检测机构而言,理解并执行这些技术变更,既是保障检测数据准确性的核心前提,也是为企业提供合规判定依据的关键支撑。本文将从实操角度拆解新标准下检测的核心技术要点,助力同行高效开展检测工作。
样品制备是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基础,GB 4806.10-2025 结合涂层使用场景,对制备流程提出三项明确要求:
(一)涂层剥离与取样规范
针对金属基材(如不锈钢锅内壁涂层)、玻璃基材(如烤盘涂层)等刚性基材,需使用美工刀沿涂层边缘划刻深度不超过涂层厚度的切口(建议深度 0.1-0.2mm),采用镊子缓慢剥离完整涂层;若为柔性基材(如铝箔涂层),可通过低温冷冻(-20℃,1 小时)增强涂层脆性后剥离,避免基材碎屑混入。取样量需满足 “单一样品可完成所有检测项目”,即总迁移量检测需至少 10dm²,特定迁移量检测需至少 5dm²,残留单体检测需至少 2g(jingque至 0.0001g)。
(二)模拟物选择的场景匹配原则
新标准明确模拟物需对应涂层实际使用场景,而非统一选用单一模拟物:
接触水性食物(如粥、汤):选用 4%(体积分数)乙酸溶液;
接触酸性食物(如番茄汁、醋):选用 10%(体积分数)乙酸溶液(新增场景,旧标准未覆盖);
接触油性食物(如油炸食品、红烧肉):选用正己烷(沸点 68.7℃)或异辛烷(沸点 99.3℃,适用于高温使用场景);
接触含酒精食物(如料酒烹饪的菜肴):选用 50%(体积分数)乙醇溶液(新增类别,针对酒类接触涂层)。
需特别注意:若涂层标注 “可微波加热”,模拟物浸泡时需同步采用 50℃恒温条件,模拟微波加热后的迁移环境。
(三)面积与体积比的严格控制
依据 GB 31604.1-2015(新标准配套迁移试验基础标准),涂层与模拟物的面积体积比需严格控制为 1dm²:2mL,允许偏差 ±5%。测量涂层面积时,不规则样品需采用 “坐标网格法”(将样品置于 1mm×1mm 网格纸上,计数覆盖网格数)或图像分析法(使用 ImageJ 软件计算面积),避免手工估算导致的偏差。若涂层存在破损,需扣除破损面积后再计算比例,破损面积超过总面积 10% 的样品需重新取样。
GB 4806.10-2025 在检测项目上新增 5 项特定迁移物质,在方法上优化了 3 项传统检测流程,核心变更如下:
(一)总迁移量:方法灵敏度提升
总迁移量检测依据 GB 31604.3-2016,但新标准对蒸发环节作出调整:将蒸发皿恒重条件从 “105℃±2℃,2 小时” 改为 “103℃±2℃,1.5 小时”,缩短恒重时间的减少挥发性物质的过度损失;蒸发后残渣需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jingque控制冷却时间 30 分钟),再进行称量,避免温度波动导致的称量误差。检出限仍为 1mg/dm²,但重复性要求从 “相对标准偏差(RSD)≤10%” 提升至 “RSD≤5%”,需通过平行样(至少 3 组)验证方法稳定性。
(二)特定迁移量:新增双酚类及阻燃剂指标
双酚 F(BPF)与双酚 S(BPS):新标准新增两项双酚类物质检测,依据 GB 31604.49-2025(配套新增标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 串联质谱法(LC-MS/MS)检测。样品前处理需采用固相萃取柱(如 C18 柱,500mg/6mL)净化,去除基体干扰;色谱柱选用 C18 反相柱(2.1mm×150mm,1.8μm),流动相为 0.1% 甲酸水溶液 - 乙腈(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出限均为 0.005mg/kg,较旧标准双酚 A(BPA)的检出限(0.01mg/kg)灵敏度提升 1 倍。
磷酸酯类阻燃剂(如 TCPP、TPP):针对阻燃涂层(常见于烤箱内壁涂层),新增依据 GB 31604.60-2025 的检测方法,采用气相色谱 - 质谱法(GC-MS),样品经正己烷超声萃取(功率 300W,时间 30 分钟)后直接进样,色谱柱选用 DB-5MS 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检出限为 0.01mg/kg。
(三)残留单体:覆盖范围扩大
残留单体检测新增 “甲醛”“苯乙烯”“丙烯酸” 三项指标,依据分别为:
甲醛:GB 31604.28-2016,采用乙酰分光光度法,样品经水蒸汽蒸馏(100℃,30 分钟)收集馏分,显色反应温度控制在 60℃±2℃,反应时间 30 分钟,检出限 0.1mg/kg;
苯乙烯:GB 31604.39-2025(新增标准),采用顶空 - 气相色谱法(HS-GC),顶空条件为 80℃平衡 30 分钟,色谱柱为 HP-5 毛细管柱,检出限 0.05mg/kg;
丙烯酸:GB 31604.40-2025(新增标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流动相为 0.05mol/L 磷酸二氢钾溶液 - 甲醇(95:5),检测波长 210nm,检出限 0.02mg/kg。
在实际检测中,涂层样品常因基体复杂、迁移特性特殊导致检测异常,以下为三类典型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问题 1:基材金属离子干扰特定迁移量检测
表现:检测双酚类或磷酸酯类物质时,LC-MS/MS 或 GC-MS 出现杂峰,导致目标峰无法准确定量,常见于不锈钢基材涂层(溶出 Fe³+、Cr³+)。
原因:金属离子与目标物质形成络合物,或吸附在固相萃取柱上影响洗脱效率。
解决方案:
前处理阶段加入 0.1mol/L 四乙酸二钠(EDTA-2Na)溶液(添加量为模拟物体积的 1%),螯合金属离子;
更换固相萃取柱为混合型阳离子交换柱(如 PCX 柱),保留目标物质与去除金属离子;
做基材空白对照试验(仅用基材与模拟物反应,无涂层),扣除空白干扰值。
(二)问题 2:迁移液浑浊导致总迁移量称量误差
表现:模拟物(尤其正己烷)浸泡后出现乳白色浑浊,蒸发后残渣含油状物质,导致称量结果偏高。
原因:涂层中低分子聚合物或增塑剂微溶于模拟物,形成胶体溶液。
解决方案:
迁移液先经 0.45μm 有机相滤膜(如尼龙材质)过滤,去除不溶性微粒;
若过滤后仍浑浊,采用 “冷冻离心法”(4℃,8000r/min,15 分钟),取上清液进行蒸发;
记录浑浊处理步骤,在检测报告中注明 “经滤膜过滤 / 离心处理”,避免结果误判。
(三)问题 3:残留单体回收率偏低(<70%)
表现:添加标准品后,苯乙烯、丙烯酸的回收率低于方法要求(70%-130%),常见于高温固化涂层。
原因:残留单体在涂层内部形成交联结构,萃取不充分;或萃取过程中挥发损失。
解决方案:
优化萃取条件:苯乙烯改为 “60℃超声萃取(功率 300W,40 分钟)”,丙烯酸改为 “50℃水浴振荡萃取(转速 150r/min,60 分钟)”;
顶空检测苯乙烯时,在顶空瓶中加入 10μL 甘油(作为防挥发剂),减少目标物质挥发;
采用 “标准加入法” 替代外标法,直接在样品中添加不同浓度标准品,计算回收率,消除基体抑制效应。
检测项目 | 依据标准 | 检出限 | 常用仪器 | 注意事项 |
总迁移量 | GB 31604.3-2016 | 1mg/dm² | 分析天平(精度 0.1mg)、恒温水浴锅 | 蒸发皿需提前恒重,冷却时间严格控制 30 分钟 |
双酚 F / 双酚 S | GB 31604.49-2025 | 0.005mg/kg | 高效液相色谱 - 串联质谱仪(LC-MS/MS) | 流动相需现配,避免甲酸变质影响离子化效率 |
磷酸酯类阻燃剂 | GB 31604.60-2025 | 0.01mg/kg | 气相色谱 - 质谱仪(GC-MS) | 超声萃取后需静置 10 分钟,避免气泡进入色谱柱 |
甲醛 | GB 31604.28-2016 | 0.1mg/kg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显色温度需稳定在 60℃±2℃,超出范围需重测 |
苯乙烯 | GB 31604.39-2025 | 0.05mg/kg | 顶空 - 气相色谱仪(HS-GC) | 顶空瓶密封垫需无苯乙烯溶出,建议用 PTFE 材质 |
GB 4806.10-2025 的实施对食品接触涂层检测提出了 “更、更全面、更贴合实际” 的技术要求,第三方检测机构需从三方面做好应对:一是强化样品制备的规范性,通过标准化剥离、场景化模拟物选择及比例控制,减少前处理误差;二是掌握新增项目的检测方法,尤其关注双酚 F、S 及阻燃剂的 LC-MS/MS、GC-MS 操作细节,提升方法灵敏度;三是建立常见问题的快速解决机制,通过空白对照、方法优化等手段,保障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作为检测机构,我们不仅需严格执行标准,更应主动为企业提供 “检测 + 合规咨询” 服务,如协助企业制定涂层原料筛查清单、优化生产工艺参数等,终通过技术支撑推动食品接触涂层行业的合规升级,守护消费者 “舌尖上的安全”。

| 成立日期 | 2015年09月16日 | ||
| 法定代表人 | 钟贵艳 | ||
| 注册资本 | 50 | ||
| 主营产品 | 食品接触材料检测,有害物质检测,电池相关检测,环境安全检测,电子电器产品和材料可靠性,商城质检,环境检测、金属材料分析,纺织品、鞋类、皮革检测,玩具产品检测,建材与轻工产品检测,食品、药品、化妆品 | ||
| 经营范围 | 机电产品、建筑材料、电子产品、机械产品、玩具、服装、厨卫用品、工业用品、办公用品、建筑材料、农产品、安防产品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信息咨询(不含限制项目);国内贸易(不含专营、专控、专卖商品);经营进出口业务(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禁止的项目除外,限制的项目须取得许可后方可经营).^; | ||
| 公司简介 | 中科技术服务(深圳)有限公司(英文"zhongketechnicalservices(shenzhen)co.,ltd",简称"cst")是一家获得中国计量认证cma和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与国际、国内各行业众多知名大型企业,长期保持着友好合作关系,为合作伙伴提供全面的检测技术服务,并深入参与产品研发过程,承担重要研发检测及数据分析工作,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