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MHz-1GHz 属于射频辐射频段,干扰主要源于驱动电路的 “高频开关噪声” 和高压接口的 “天线效应”,需先明确关键源头才能排查。
功率器件高频开关:压缩机驱动用 IGBT/MOSFET 的开关频率通常为 10-30kHz,但开关过程中产生的谐波(30MHz-1GHz 为 500 次以上谐波) 是主要辐射源,尤其是 dv/dt(电压变化率)>50V/ns 时,会通过封装寄生电容向外辐射。
高压接口寄生参数:高压接口(如压缩机供电的 HV connector)的线缆阻抗不匹配、接头接触电阻过大、屏蔽层断裂,会导致高频噪声在接口处反射,形成 “辐射天线”;接口处的爬电距离不足(<8mm)也会引发电场耦合辐射。
控制信号耦合:驱动电路的 PWM 控制信号(频率 1-10MHz)若与高压线缆平行敷设(间距<20mm),会通过磁场耦合被 “放大”,进而辐射超标。
线缆辐射:高压线缆(如 DC 300-400V 供电线)长度超过 1m 时,会形成 “长导线天线”,直接辐射 30MHz-1GHz 频段噪声;
结构缝隙辐射:逆变器外壳的接缝、散热孔若未做电磁密封(如未用导电泡棉),内部辐射会通过缝隙 “泄漏”;
地平面耦合:PCB 地平面不完整(如功率地与信号地未单点连接),会导致高频噪声在地平面形成环流,通过 PCB 边缘辐射。
GB/T 18655-2018《车辆、船和内燃机 无线电骚扰特性 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限值和测量方法》是核心依据,需重点关注 “辐射发射测试” 的环境、设备与流程,且高压接口需单独做专项排查。
预处理:将逆变器压缩机驱动电路按实车安装状态固定(如固定在金属支架上),高压接口连接模拟负载(如电阻负载箱,模拟压缩机运行电流),控制信号连接 ECU(模拟实车控制逻辑)。
限值确认:依据 GB/T 18655,30MHz-1GHz 频段针对 “车载接收机保护” 的限值为:准峰值≤46dBμV/m,平均值≤36dBμV/m(距离天线 3m 处测量)。
扫描测试:分两个频段扫描 ——30MHz-300MHz(步长 100kHz)、300MHz-1GHz(步长 1MHz),记录每个频点的辐射值,重点标记超标的频点(如某频点辐射值达 52dBμV/m)。
高压接口专项排查:
断开高压接口负载,单独测试 “接口空载辐射”,判断是否为接口本身的寄生干扰;
替换高压线缆(如用双层屏蔽线替换单层屏蔽线),对比辐射值变化,定位线缆是否为主要辐射路径;
检查接口屏蔽层接地(如将屏蔽层从 “单端接地” 改为 “双端接地”),测试接地优化后的效果。
针对 30MHz-1GHz 频段的辐射问题,需从 “高压接口优化”“驱动电路抑制”“结构屏蔽” 三个维度整改,且整改后需重新验证合规性。
功率器件吸收:在 IGBT/MOSFET 的栅极与源极之间并联RC 吸收电路(如 10Ω 电阻 + 1nF 电容),降低开关过程中的 dv/dt(控制在 30V/ns 以内),减少高频谐波产生;
滤波网络添加:在高压输入侧添加共模电感 + X 电容(如共模电感选型:饱和电流≥20A,电感值 10μH;X 电容选型:耐高压 450V,容值 0.1μF),滤除 30MHz 以上的共模噪声;
控制信号隔离:PWM 控制信号采用光耦隔离(如 TLP181)或差分传输(如 RS485 接口),避免与高压电路的噪声耦合。
整改后需按 GB/T 18655 流程测试,确保 30MHz-1GHz 全频段辐射值符合限值,需关注两个关键风险点:
工况一致性:测试时需模拟压缩机的 “全工况”(如低速、高速、启停),避免仅在单一工况下合规,实际运行中超标(如启停瞬间的冲击电流可能导致辐射峰值升高);
长期可靠性:整改后的高压接口需做 “振动 + 温湿度” 复合测试(如按 ISO 16750-3 标准,振动 5g/5-500Hz,温湿度 - 40℃~85℃/95% RH),验证屏蔽层、接地是否在恶劣环境下失效,避免长期使用后辐射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