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量子新能:筑牢充电桩“数据安全”防线,守护用户隐私生命线
在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的浪潮中,充电桩已不仅是能源补给终端,更成为汇聚用户行为、支付信息、车辆数据的“数字枢纽”。数据价值的提升也伴生着安全风险——充电记录泄露可暴露用户行踪轨迹,支付接口漏洞可能导致财产损失,后台系统遭入侵甚至威胁城市电网安全。作为行业技术引领者,深圳量子新能科技有限公司将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视为充电桩的“第二生命线”,通过技术革新与制度构建双轮驱动,为智慧充电生态筑牢安全屏障。
直面行业痛点:充电桩成数据安全“新战场”
当前充电桩普遍存在三大安全隐忧:一是用户身份信息、充电位置、支付凭证等敏感数据在传输与存储中易遭截取;二是老旧设备采用弱加密协议,存在被恶意篡改充电指令的风险;三是部分运营商过度收集非必要数据(如车内人员信息),违反“Zui小必要”原则。据第三方机构统计,2023年国内充电桩相关数据泄露事件同比上升37%,安全防护已刻不容缓。
量子新能的“三重防护”技术体系
针对上述挑战,量子新能构建起覆盖“端-管-云”的立体化防护网络:
硬件级安全加固:所有充电桩内置算法加密芯片,充电枪插拔瞬间即完成设备与车辆的双向身份认证,阻断“中间人攻击”。支付环节采用“动态令牌+生物特征”双因子验证,彻底规避密码泄露风险。
数据流全链路加密:从用户扫码启动到结算完成,所有通信数据均通过TLS 1.3协议加密传输,云端存储实施“字段级脱敏”——位置信息仅保留到街道级,支付卡号以令牌化技术替换,确保数据泄露也无法还原真实信息。
AI驱动的威胁感知系统:部署于量子新能云平台的智能风控引擎,可实时监测异常行为(如1分钟内跨城充电10次),自动触发熔断机制并告警运维人员,将攻击响应时间缩短至800毫秒内。
以用户为中心的隐私治理实践
技术防护之外,量子新能更将隐私保护融入产品基因:
知情权透明化:充电前强制弹出《隐私清单》,用可视化图表清晰告知“收集哪些数据”“用于什么场景”,用户可一键关闭非必要权限(如行程分析);
数据主权归还:首创“隐私沙盒”功能,用户可随时在APP中查看、导出或彻底删除历史充电记录,满足GDPR与《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
零数据留存承诺:针对临时用户(如扫码即用),系统在充电结束后24小时内自动清除设备缓存,绝不留存用户设备指纹等衍生信息。
引领行业标准,共建安全生态
量子新能深知,单点防护难以抵御系统性风险。公司牵头编制《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数据安全分级指南》,推动建立行业统一的安全基线:
建议将充电桩数据划分为“公共信息”“业务信息”“核心隐私”三级,实施差异化保护;
倡导运营商每年开展第三方渗透测试,并将结果纳入新基建验收标准;
联合车企开发“车桩安全握手协议”,从源头阻断非法设备接入。
目前,量子新能充电桩已通过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及ISO/SAE 21434汽车网络安全标准,成为国内首个实现“隐私设计(Privacy by Design)”全流程落地的充电设备商。在深圳某高端社区试点中,其安全方案使用户隐私投诉率下降92%,获运营商“零事故”运营认证。
当充电网络日益成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数据安全已超越企业责任,上升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深圳量子新能以技术为盾、以用户为本,不仅重新定义了充电桩的安全标准,更在“便捷”与“安全”的平衡中,为新能源出行铺设了一条值得信赖的信任之路——因为真正的智慧,永远建立在对用户隐私的敬畏之上。
| 成立日期 | 2016年07月01日 | ||
| 法定代表人 | 卢春随 | ||
| 注册资本 | 1000 | ||
| 主营产品 | 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电瓶车充电桩、交流充电桩、新能源车充电桩、直流充电桩 | ||
| 经营范围 | 集成电路、物联网、智能设备、充电桩、新能源系统工程的技术开发与销售;软件的研发与销售;信息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国内贸易,货物及技术进出口。(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在登记前须经批准的项目除外)^; | ||
| 公司简介 | 深圳市量子新能科技有限公司(www.szlzxn.com)创立于2016年,是一家以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安全充电软硬件产品为依托,致力于安全充电、安全用电、智慧车棚、消防应急等生态建设和运营的高新技术企业,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公司主要经营产品包括:电动自行车车智能充电站(桩)、智能充(换)电柜、智能控电插座、智慧用电终端、汽车直(交)流充电桩、智慧车棚等。历经九年的艰苦奋斗,量子新能已拥有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