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保理行业潜规则:银行只管授信不考虑应收账款情况
暗保理的Zui大风险有两个:一是交易真实性的核查,二是间接回款。只有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才能防范未来保理行业的种种纠纷,使其拥有光明前途。
银行也好,商业保理公司也罢,其实都知道暗保理业务形态下,如果不通知买家,应收账款债权转让就对买家不生效,保理商就不能够直接要求买家付款。如此,暗保理业务有其存在的现实土壤。
实践中,作为保理申请人的卖家,一般是买家的供应商,很多大型的买家(核心企业)具有一套完善且苛刻的供应商准入与考核系统,由于目前国内保理业务还不够成熟,很多企业对于保理没有正确的理解,导致很多买家会认为如果某个供应商将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可能该供应商的资金周转是存在困难的。
那么在下一年度,可能就会将该供应商评为不合格或者评价较低之列。这将直接导致很多供应商下一年度无法继续跟买家合作。很多供应商处于资金融通需求会选择做保理业务,却不愿意通知买家,导致只能做暗保理。
一种情况,很多银行在过去十几年中,将保理业务当成流动资金贷款来做。银行只是给卖家(供应商)授信,基本不考虑应收账款的情况,也不考虑买家的情况。只要卖家有足够实力,银行就给其授信贷款。只是以保理之名行放款之实而已。这种情况之下,银行为方便省事,也就选择做暗保理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