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对外宣传“工匠精神”的日本制造业近几年来却频频翻车,爆出各种质量问题,一度被网友戏称“躬匠精神”。近日,一则新闻又让日本产品品质陷入了被质疑的漩涡。
据媒体报道,近期日本知名乳业品牌因质量问题决定回收大约40万罐液态婴儿奶。此次回收的产品是保质期在明年9月16日前、由该公司生产、面向0-12个月婴幼儿的液态奶,原因是“其中可能混入了金属罐外包装的小碎片,婴幼儿食用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而这也并非该公司在今年的首次召回。今年8月,就曾因盖子可能存在粘结不充分、无法保持密封性,这个日本知名乳企主动召回一款酸奶产品。
奶粉问题还没过,立马又爆出由于日本儿童感冒药出厂前未完成质检工序,宣布大规模召回约775万瓶。这款感冒糖浆在我国国内也非常受欢迎,目前国内电商平台有售,大家一定要注意。
近些年,海外购物潮异常火热,奶粉就是一大热门抢购项,不仅仅是对日本,国内对于不少国外的产品质量管理都极为推崇,那么这些是如何对乳制品质量进行管理的呢?
各国乳制品的安全质量保证体系
欧洲是传统的畜牧业发达地区,是全球重要的乳制品出口地之一。欧盟对乳制品的质量安全控制是相当重视的。
欧盟委员会各成员国在原料乳质量方面没有发生重大事故,但欧盟内部也面临着统一协调原料乳安全质量问题。因为各成员国原料乳质量标准的要求差异较大,原料乳的质量分成三个等级,安全质量项目包括菌落总数、抗生素、体细胞和冰点。
欧盟各成员国的乳制品具有较高的质量,但南欧诸国市售牛奶中仍有相当部分的还原奶,希望通过建立HACCP制度能有效且一致地被成员国所普遍采用。欧盟的乳制品生产卫生控制主要根据以下几个法规:1993年欧盟颁布的《通用食品卫生规定》(93/43/EEC)中就运用了HACCP的部分原理建立食品安全控制体系;2000年公布的《欧洲食品安全白皮书》中也将危害分析、关键点控制等HACCP的基本原理作为控制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2002年2月21日,欧盟在《通用食品卫生规定》的基础上建立的《通用食品法》正式生效。其中更的确认了HACCP的重要意义,要求欧盟各成员国的食品生产销售企业要全面的应用HACCP的原理来建立质量安全控制体系。
美国目前在奶制品行业中实行的强制性法规为“A级巴氏灭菌奶法令”(Grade“A”Pasteurized MilkOrdinance),简称PMO。该法规包括:对A级奶及奶制品的生产、运输、加工、处理、取样、检查、贴标签及销售;对奶场、奶厂、收购站、中转站、奶罐车清洗设备、奶罐车、散装奶搬运工和检验员的检查;对奶生产商、散装奶搬运工和检验员、奶罐车、奶运输公司、奶厂、收购站、中转站、奶罐车清洗设备、搬运工、销售商的许可证颁发和撤销;相应的处罚条例。让美国的奶源性疾病总数急剧下降。
伴随着HACCP体系在肉类、家禽、水产品以及果汁中的成功应用,将HACCP运用到奶制品行业中已经成为可能。1999年,美国国家州际奶运输协会发动了一个奶制品企业自愿参与的奶制品HACCP示范计划。所有州的所有A级奶制品工厂都可以自愿参与到该计划中,FDA对该计划进行监督并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该计划的推广,是为了扭转现有的乳制品行业中的政府单方面控制产品安全的局面,使更多的企业可以主动地加入到自我调控、自我监督产品质量的队伍中,将被动应付检查转变为主动的提高食品安全性。
日本的食品安全管理依据《食品卫生法》进行。《食品卫生法》制定于1947年,后根据需要有过几次修订。日本。1995年修订《食品卫生法》时,日本建立了使用以HACCP为基础的一个全面的卫生控制系统。1995年,日本为了提高对食品制造业的全面卫生控制,在传统的食品卫生法中加入HACCP的原理,公布了《综合卫生管理制造过程》。该法案应用的行业包括:奶、奶制品、肉制品、罐头食品、高压灭菌包装物等。
HACCP体系认证
奶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产业链长,环节多,从奶牛养殖、原料奶采购,到制成中间产品以及产品,涉及农牧业、食品加工业和分销、物流等各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质量问题都会影响乳制品的质量安全,并影响到消费者的食用安全。
此次事件的日本知名乳企就因为加工过程出现了问题,导致销售的产品不合格,对企业信誉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严格按照HACCP体系,就可以很大程度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