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疫情突如其来,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医疗防护物资是医务人员抗疫的武器,是保护群众健康的盾牌,也是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的保障。其间口罩的消耗量大增。据国家发改委3月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口罩日产能达到1.16亿只。而新冠疫情期间产生的一次性医疗防护用品,口罩、防护服、护目镜(PPE)废料也成了目前环境污染的一大隐患。
现有的口罩材料基本都是不可降解的聚丙烯材料,散落至生态系统的塑料医疗垃圾加剧了塑料污染情况的恶化。我国近期将会出台可重复使用民用口罩团体标准,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口罩垃圾的产生,无法彻底解决民用口罩塑料垃圾,对这些熔融指数很高(无纺布约为90g/10min,熔喷阻隔布约为1000g/10min)的口罩聚丙烯,也缺乏回收利用的有效方案与技术。假设我国每天废弃约2亿只口罩,折合至少产生400吨废塑料,一年将产生12万吨废塑料。
而无纺布作为口罩生产的主要材料要达到降解要求则须要满足GB/T 33616-2017 纺织品非织造布可生物降解性能要求;
该标准适用于非织造布、纤维、纱线、其他类型类型纺织品及其制品等可参照执行。
无纺布的降解测试是将样品制样后置于土壤菌悬液中经微生物作用下降解,一定时间后,测试试样的累计无机碳释放量占原样总有机碳含量的百分比,以此判断试样的可生物降解性能。
可生物降解性的评价要求为:对于单一纤维成分的非织造布,在90天的测试时间内,试样的可生物降解率ŋ达到60%以上时,可认为该试样可生物降解。
国家CNAS和CMA双重资质认可实验室,提供环保降解产品的需氧以及厌氧堆肥降解率检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