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标准范围中的“其他学生校服”指什么?
GB/T 31888检测 GB 18401检测 衣服服饰检测报告办理
从目前教育主管部门对校服的管理来讲,主要是针对中小学校,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校学生,GB/T31888的适用范围为中小学生在学校统一穿着的服装,指出:“其他学生校服可参照执行“。此处的“其他学生校服”指的是幼儿园、职业学校及大专院校等统一订制的服装,也包括学生在其他场合穿着的服装。幼儿园的儿童一般都是3岁及以上的,根据GB/T31888规定,对于幼儿园服装的安全性指标除执行GB18401一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中的B类要求外,燃烧性能、附件锐利性、绳带和残留金属针还应执行GB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中7岁以下儿童的要求。
2 如何协调GB/T31888与GB31701中的年龄段?
GB/T 31888引用了GB 31701,而GB31701将婴幼儿及儿童的年龄划分为3段,即:婴幼儿为36个月及以下;儿童分为3岁至7岁,7岁(含)至14岁(含)。小学生一般6岁入学,也有部分孩子入学不久即满7岁,到初三时,一般为14岁,部分孩子满15岁。由于校服为统一设计和批量生产的,也为了便于教育部门统一管理,按一般情况,将小学、初中学生视为7岁及以上、14岁及以下,高中学生视为14岁以上。
3 校服的号型应按哪项标准执行?
在GB/T 31888中引用了GB/T 1335-2008《服装号型》和GB/T 6411-2008《针织内衣规格尺寸系列》两项标准。一般,机织类校服的号型按GB/T1331设置;针织类校服的号型既可按 GB/T1335设置,也可按GB/T6411设置。这两项号型标准中的高度(身高)分档值相同,但GB/T6411规定的围度(胸围和腰围)分档数值较大,且没有体型分类,比较适用于运动服等宽松式的针织类校服。
4 如何区别“纤维含量”与第4.2.2条“织物纤维成分及含量”?
这两处对纤维含量的要求侧重点不同,不是同一内容。纤维含量是对标鉴上标注的纤维含量进行考核,按GB/T29862-2013《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考核标注含量的偏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应该标注的是否都标注了,标注的方法是否规范等。第4.2.2条“织物纤维成分及含量”是对面料或里料的材质提出的要求,规定直接接触皮肤织物的棉纤维含量不低于35%,目的在于限制用纯化纤面料制作贴身校服,使校服具有较好的舒适性。
5如何理解第4.2.2条有关织物纤维成分及含量规定中的“直接接触皮肤的部分”?
一般情况下,应根据GB18401的规定判别校服产品是否属于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比如,内衣类、夏天穿着和使用的单衣类校服为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的产品。对于夏天穿着带有里料的校服(例如裙子),其里料为直接接触皮肤的部分。对于有里料和面料的春秋装、制服等校服产品,各地可根据不同地域的自然气候条件自行制定细则。
6GB18401和GB31701与GB/T31888对染色牢度均有要求时如何执行?
由于GB/T31888对有关染色牢度的要求均高于强制性标准指标要求,应按GB/T 31888中表1规定的染色牢度指标进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