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示了《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草案)(简称“总体规划”),并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征询意见。其中,颇受关注的一点是,到2035年,深圳的常住人口或将控制在1900万。
早在一个月前,深圳市发改委公布《户籍迁入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规定中对学历型人才的底线要求调整为全日制本科,技术型人才的底线要求调整为“中级职称+全日制大专”,技能型人才的底线要求调整为技师。这意味着,专科学历不再能直接落户。
紧接着,深圳人社局发布的《关于高层次人才业务、新引进人才租房和生活补贴业务相关安排的公告》提出,2021年9月1日及之后,新引进人才将不再受理发放租房和生活补贴,并将对新引进入户并在深圳全职工作的35岁以下的博士另行制定生活补贴政策。
控制常住人口数量,收紧人口落户和人才补贴政策,深圳不“抢”人了?
一直以来,在招贤纳士这件事上,深圳从来没有落后过。
很少有人能比深圳的海归更切实感受到“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含义。
2010年,深圳市启动“孔雀计划”,大规模、大手笔、成体系地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纳入“孔雀计划”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可享受160万至300万元的奖励补贴,并享受居留和出入境、落户、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疗保险等方面的待遇政策。当年,深圳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50456元。
2015年出台的《深圳市人才安居办法》,大幅提升对本科、硕士、博士的补贴标准。当年,深圳常住人口增量从前一年的15万大幅增长至60万,推动深圳常住人口突破1100万大关。
2016年上半年,深圳出台《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措施中包含了每年44亿元人才工作预算,这个数目相当于2015年预算的两倍多,再加上各区配套资金,将近百亿元。
还有81条人才新政,178个政策点。起草人之一曾说:“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人才,你就对号入座,基本上能在178个政策点中找到对应的支持点。”
2016年8月,深圳印发《关于加强和完善人口服务管理的若干意见》《户籍迁入若干规定》等文件,提出将纯学历型人才落户门槛放宽至大专及以上,对人才入户量不设指标数量上限。
北京依然保持对户籍严控的状态。从2014年起,落户北京的“进京指标”呈逐步趋紧态势,2015年,北京对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引进指标不超过9000人,2016年只减不增。
深圳远不止如此。为了留住基础性人才,或称为“夹心层”的人才,2019年深圳发布了住房制度改革,起草《深圳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深圳市安居型商品房建设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和《深圳市人才住房建设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全社会征求意见,提出要让各类人才在深圳买房,可以享受市场商品房50%的价格优惠。
更石破天惊的是一个月后,深圳市副市长王立新在出席公开活动时,宣布了一项吸引人才的新政:对在深圳工作的境外(含港澳台)高端和紧缺人才缴纳的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超过应纳税所得额15%的部分,将由深圳市政府以财政补贴的形式返还。
若以100万年薪为例,本来要缴45万的税,现在只要缴15万,真金白银,不能不让人心动。
政策有了,落实成为关键。
“秒批”让人才们感受到了切实的便捷。自2018年6月起,深圳市推行普通高校毕业生落户新政策,在落户方面取消纸质审批文件和现场报到环节,实现系统自动核查“秒批”办理。
在此基础上,2019年2月起,深圳市政府印发《在职人才引进和落户“秒批”工作方案》,将无人干预自动审批的落户“秒批”新政策从大学毕业生拓展到在职人才引进、留学回国人员引进、博士后入户及其配偶子女随迁,全面实现4种人才“秒批”引进。
从过去“三天一层楼”,到如今“平均壹天46件发明专利”,人才为“深圳速度”注入了新内涵,也成为深圳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