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报表审计作为公司Zui常规的审计业务,越来越受企业经营者及管理者重视。可以说,通过会计报表审计,能够审查出会计报表是否真实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也是企业经营决策重要的依据。那么,会计报表审计内容有哪些?又是什么样的审计流程来进行呢?
一、会计报表审计内容
(1)资产负债表审计。审计人员应注重检查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的正确性、报表项目完整性以及报表所反映项目和内容的—贯性。
(2)损益表审计。主要检查损益表内各项目填列是否完整,有无错填、漏填等情况,并核对各项目数字之间的勾稽关系。
(3)现金流量表审计。检查现金流量表是否按照有关企业会计具体准则的规定编制,检查现金等价物的确定是否恰当等。
(4)合并报表审计。主要检查:合并报表编制基础;合并报表合并范围;企业集团内部经济往来情况等。
二、会计报表审计流程
1.制定审计计划阶段
—般来说,在审计计划阶段主要做以下工作:
(1)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主要是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情况、组织结构和管理当局进行了解。
(2)与被审计单位签订业务约定书。目的是明确约定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增进会计师事务所与委托人之间的了解。
(3)执行分析性复核程序。帮助注册会计师确定其他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4)确定重要性。在编制审计计划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对重要性水平作出初步判断,以确定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
(5)评估审计风险。其目的在于控制各账户余额的审计风险,以便在审计结束时将对会计报表整体发表意见的审计风险保持在适当水平。
(6)编制审计计划。包括编制总体审计计划和具体审计计划。
⒉.实施审计工作阶段
实抢审计阶段就是根据审计计划阶段确定的范围、时间、步强、方法进行审计取证和评价它是形成审计结论,实现审计目标的关键环节。审计人员在这个阶段需要做的工作主要有:
(1)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进行符合性测试。符合性测试是在了解内部控制的基础上,来确定其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根据测试结果修订审计计划。
(2对会计报表项目的金额进行实质性测试。运用实质性测试可取得证明管理当局在会计报表上的各项认定是否公允的证据,并根据测试结果对会计报表数据进行评价和鉴定。
一般情况下,审计人员只对那些准备信赖的内部控制进行符合性测试,并且只有当符合性测试工作量大大低于由于执行符合性测试而减少的实质性测试工作量时,符合性测试才是必要和经济的。但无论如何,实质性测试必不可少。
3.结束审计工作阶段
结束审计工作阶Zui是审计人员在完成审计报表项目的审计测试和一些特并项目的审计工作后汇总审计测试结果进行更具有综合性的审计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应出具审计报告的意见类型和措施,进而编制并送合计记报部。审计人员在现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
(1)审计期后事项和或有事项。
(2)取得管理当局声明书和律师声明书。明确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所负的责任并就一些特殊项目要管理当局作出书面陈述,向披审计单位律师进行询证。
(3)评价审计结果。整理、评价执行审计业务中收集到的审计证据,确定将要表示的审计意见的种类。
(4)形成审计意见,编制审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