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需IVD产品临床或证书请咨询陈经理。
凝血分析仪应按照《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令第5号)的规定,使用厂家推荐的仪器,应用病人血样与已批准上市的机器比对。
具体评价指标应包括:
1.准确度评价试验
准确度评估资料室拟上市产品的重要依据,也是产品注册所需要申报资料之一。本规范对采用方法学比对进行准确度评估的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原则性要求。
(1)方法学比对的基本原则:
(a)熟悉待评价系统。
(b)编写仪器标准操作规程,其中包括校准程序和室内质控程序。
(c)比对仪器的选择:采用已经上市并经临床使用证明符合临床要求的仪器。
(d)参与评价的人员应符合专ye要求。
(2)方法学比对的评估及数据处理方法:
(a)实验样品的基本要求
应符合实验室接受标本的要求,测定值应基本涵盖参考范围,其中至少有50%的标本测定结果在参考范围之外。
(b)实验过程
I.每天选择8个临床病人样本,在按1到8的顺序编号,用两种方法进行实验,按照1、2、3、4、5、6、7、8、8、7、6、5、4、3、2、1的样本顺序进行测定。
II.以上实验至少重复5天,即至少分析40个不同的临床病人样本.每天实验必须进行校准和室内质控.只有在室内质控合格的情况下,当天的实验室数据才有效。
(c)数据处理及结果报告
I.记录测定结果(Xij和Yij)。
II.计算每个样本测定的均值(Xi和Yi),样本重复测定间差值的绝dui值(DXi和DYi)及两种方法测定结果间的差值(Yi-Xi)。
III.以Yi(比较方法的均值)对Xi(待评方法的均值)作散点图。
IV.以两种方法测定结果间的差值(Yi-Xi)对Xi(待评方法的均值)作偏倚图。
V、以两种方法的测定差值(Yij-Xij)对Xi(待评方法的均值)作偏倚图。
VI.检查批内离群点:计算样品重复测定间差值(DXi和DYi)的平均数,实验结果差值超出平均数4倍时,则判断为离群点。
VII.检查批间离群点:计算两种方法测定结果间均值差值(Xi和Yi)的平均数,超出该平均数4倍时,则判断该样本为离群点。
VIII.相关系数计算:利用所有样本双份测定值进行相关系数计算,如果r30.975(或r230.95),则认为X范围适合。X的误差可以由数据范围给以适合补偿,并且简单的线性回归可以用来评价斜率和截距。如果r2<0.95,那麽必须通过分析一些样品以扩大数据范围,再检查全部数据系列。如果没有超出范围,采用分步偏差程序代替线性回归,评价平均偏差。
IX.回归计算:利用所有样本双份的有效数据,计算两个方法间的线性回归方程:Y=a+Bx。
X.偏差估计:在医学决定水平,利用回归方程计算预期偏差,预期偏差Bx=a+(b-1)X,相对偏差=Bx/X。
XI.临床可接受准则:
预期偏倚和95%可信区间在1/2测量重复性(CV)规定的范围内。
2.精密度评价试验
精密度评价试验应选择具有医学决定水平的正常和异常浓度的质控品,在送检仪器校准的当天每隔1h测定1次,共测定10次,计算出均值、标准差和CV值为批内精密度;批间精密度每天取出这两种质控物各1份,放置室温混合均匀后,连续测定20天,所有测定均为双管平行测定,计算出均值、标准差和CV值为批间精密度。评价结果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