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船用救生衣》GB 4303-2008
4.1:分类
救生衣按照常见的结构型式分为下列四种型式:a)YB——背心式救生衣;b)YTD——套头式单面救生衣;c)YTL——套头式带领子救生衣;d)YTP——套头式普通救生衣。
3.3:标记示例
背心式救生衣标记为:救生衣 GB 4303-2008 YB
套头式带领子救生衣标记为:救生衣 GB 4303-2008 YTL
5:要求
5.1:材料
5.1.1:包布、缚带和缝线
5.1.1.1:包布、缚带和缝线应耐腐蚀,不应受到海水、油类或真菌侵袭的影响。
5.1.1.2:包布、缚带和缝线应耐日晒、不易褪色,色牢度应达到GB250-1995和GB251-1995规定的要求:抗光照性能应不低于5级,抗摩擦性能应不低于3级,抗海水性能应不低于4级。
5.1.1.3:包布、缚带和缝线的强度要求见表1。
表1:包布、缚带和缝线的强度
序号 | 材料名称 | 项目名称 | 要求 |
1 | 包布 | 抗拉破断强度(经向和纬向) | ≥784N/块 |
2 | 缚带 | 抗拉破断强度 | ≥1600N/根 |
3 | 缝线 | ≥19.6N/根 |
5.1.2:逆向反光带
逆向反光带的材料应满足IMO A.658(16)的要求。
5.1.3:浮力材料
5.1.3.1:形状
浮力材料不应是松散的颗粒状材料。
5.1.3.2:耐高低温稳定性
承受10个高低温循环后,浮力材料应无结构上的改变。
5.1.3.3:浮力损失
浸水1d后及7d后,在柴油中浸渍过的浮力材料减小应不大于10%,未在柴油中浸渍过的浮力材料的浮力减小不大于5%,且不应有皱缩、开裂、膨胀、分解等损坏迹象。
5.1.3.4:抗拉破断强度
浮力材料抗拉破断强度应不小于140kPa,在经历10个高低温循环和浸渍柴油24h之后抗拉破断强度的减少应不大于25%。
5.2:外观
5.2.1:救生衣包布颜色应为橙红色。
5.2.2:救生衣应能正反两面无差别穿着。若只能单面穿着,应在救生衣上明示。
5.2.3:救生衣的系固应采用扣件形式。
5.2.4:救生衣的配件不应有尖角、毛刺等导致穿着者受伤的缺陷。
5.2.5:救生衣应具备用于不同的救生衣在水中相互连接、系固的可释放浮绳或其他装置。
5.2.6:救生衣应具备用于将穿着者从水中拉倒救生筏上或救助艇中的提拉装置或附件。
5.2.7:救生衣所适用的胸围的范围应不小于700mm且不大于1350mm。
5.2.8:穿着人员在水中处于静平衡状态时,睡眠以上的救生衣外表面说贴逆向反光带的中面积应不少于400cm2。
5.3:加工质量
5.3.1:救生衣包布缝边的向里折进应不教育10mm。
5.3.2:救生衣的明缝线 距离边缘应不小于3mm,并且缝线不应有跳针。
5.3.3:救生衣缝线密度每50mm长度内不应少于棉布20针、化纤16针,缝线端部应打回结。
5.3.4:救生衣缚带端头镶入包布的长度不应少于30mm。緔缚带应不少于3趟缝线。
5.4:属具
5.4.:每件救生衣应配备细索牢的哨笛一只。
5.4.2:每件救生衣应配备细索牢的示位灯一只,示位灯应满足SOLAS规范及其修正案的要求。
5.5:耐高低温性能
在承受10个高低温循坏后,救生衣不应有皱缩、开裂、膨胀、分解等损坏。
5.6:浮力损失
救生衣在淡水中浸24h后,其浮力损失不应超过5%。
5.7:耐油
才0#柴油中浸泡24h后,救生衣不应有皱缩、开裂、膨胀、分解等损坏。
5.8:耐燃烧
救生衣过火2s后,不应持续燃烧或继续熔化。
5.9:强度
5.9.1:救生衣衣身以及每一圈提环均应能承受3200N的作用力30min而不损坏。
5.9.2:救生衣肩部应能承受900N的作用力30min而不损坏。
5.10:穿着
5.10.1:无指导情况下,应有75%的穿着人员在1min内可以正确地穿上救生衣。
5.11:浸水性能
5.11.1:复正
穿着人员穿着救生衣后,平均复正翻转时间应不大于穿着成人基准试验装备(RTD)时的平均复正翻转时间。若有“不翻转”情况,“不翻转”的次数应不超过穿RTD时的次数。
5.11.2:静平衡
穿着人员穿着选定救生衣静平衡后应符合下列要求:a)净高度:所有穿着人员的平均净高应不小于穿着RTD时的平均净高;b)躯干高度:所有穿着人员的平均躯干角应不小于穿着RTD时的平均角度减去5°;c)面平面(头)角度:所有穿着人员的平均面角应不小于穿着RTD时的平均角度减去5°;d)倾侧角:综合净高度、躯干角度、面平面角度的制约,在救生衣灯实际安装到位的情况下,救生衣示位灯的上半球体应可见。
5.11.3:落水和跳水
穿着人员落水及跳水后,救生衣应符合下列要求:a)使穿着人员浮出水面并保持脸朝上,且所有穿着人员离开水面的净高度不应小于5.11.2的规定;b)不发生移动或对穿着人员造成伤害;c)没有影响其侵水性能或浮力的损坏;d)不对其附件造成破坏。
穿着人员入水后,救生衣不应左右摇摆而使穿着人员的脸没入水中,穿着选定救生衣、恢复至稳定的脸朝上似胎儿状姿势的穿着人员人数,应至少与穿着RTD时同样状态的穿着人员人数相同。
5.11.5:游泳和出水
游泳25m后,能够攀上救生筏或爬山高出水面300mm的刚性平台的穿救生衣的穿着人员人数应不少于穿救生衣情况下的穿着人员人数的2/3。
8.1:标志
出厂检验合格的救生衣应加上标志,标志内容应包括:a)救生衣名称和型号;b)标准号;c)检验机构检验标志;d)制造厂印记、制造编号、制造日期及批号。
8.2:包装、运输
救生衣的包装应能防止其不受雨雪侵蚀,在运输中应不受损坏。
8.3:贮存
救生衣应存放在干燥的库房内,且应不受挤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