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设计咨询资质证书办理的方法
(1)城市郊区公路(铁路)边坡植物群落类型设计
离市区较近的边坡或者高速公路入口处,对景观要求较高,植物群落类型要和周围环境相协调,以观赏价值高的灌木和花草为主,建立特殊型植物群落。物种选择上要注意颜色、形状上的合理搭配,形成一个和周围环境相协调,又能体现自身特点的植物群落。
(2)山区公路(铁路)边坡植物群落类型设计
远离市区的路段边坡,以建立灌草型植物群落为宜,避免栽植乔木。因为乔木自身重量较大,栽植乔木反而会导致边坡的不稳,且影响司乘人员视野,提高交通事故发生的几率。在物种选择上应以一些根系发达、水土保持效果好、耐干旱、耐贫瘠的物种为,并对其进行垂直结构上的合理搭配,形成一个物种丰富度高、景观富于变化的群落。
★矿山废弃地植物群落类型设计
根据矿山废弃地不同区域的地貌特点和治理难易程度,其植物群落可具体采用坡顶垂吊脚爬藤、中间喷植加点缀、迹地植树造景观、整体和谐回自然的设计模式,因地制宜地实现植物时空合理配置,增强生态系统功能。
(1) 迹地植物群落类型设计
迹地的坡度通常较缓,相对石壁施工要容易得多,植物较易扎根,生态修复也较容易。目前国际上迹地目标生态系统重建主要有几种形式,即重建为耕地、重建为林地、重建为旅游休闲用地、重建为牧业用地等。在进行迹地生态修复植物群落类型设计时要根据迹地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重建形式,再进行植物群落类型设计。由于迹地的大部分区域都是废矿渣等,不利于植物生长,在生态修复时要在表面覆盖一层土壤,物种选择时要选择一些具有改良土壤能力的固氮植物。如要重建为林地,就要以乔灌型植物群落为目标植物群落,在生态修复时可选择一些生长快、有土壤改良作用的草本植物作为先锋物种来控制迹地的水土流失和改善土壤质量,再选择一些当地的乔木和灌木种,逐渐恢复成乔灌草相结合的立体生态系统。若重建为公园,在植物群落类型设计时就应以一些景观效果比较好的乔、灌、花、草等物种为物种,结合周围环境,设计一些特别的造型,形成一个与周围环境能融为一体,物种丰富度高、观赏价值大的生态公园。若要恢复为牧业用地,就要以草本型植物群落为目标植物群落,多选用牧草类植物种,一些生命力强、生长迅速、耐践踏、管理粗放的草种。
(2)石壁植物群落类型设计
由于石壁十分陡峭,表面又很光滑,且温差大,无任何土壤或松散基质,边坡保水保肥十分困难,决定了其生态修复是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的关键。在进行植物群落类型设计时,植物选择是否合理对生态恢复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石壁生态修复应根据石壁的岩性、坡度、表面粗糙程度等特点进行物种选择。矿山废弃地石壁植物群落应建立草本型植物群落,在小平台和空穴处适量栽种一些藤本植物和小灌木,起到点缀的效果。
(3)坡顶与坡脚植物群落类型设计
在开挖的坡顶上,修筑种植槽,并回填种植土,在种植槽内种植垂吊藤本和灌木,于山顶形成点状绿化带,藤本植物下垂也可覆盖部分裸露岩体,水土保持功能强大,景观视觉效果生动鲜活。同样,在坡脚的种植槽中,栽植三角梅、爬墙虎、油麻藤等攀缘、带花物种,形成和谐的植物群落。
★滨水岸坡植物群落类型设计
滨水岸坡是连接水体和陆地的纽带,是地面污染物进入水体的后一道屏障。健康的岸坡植被可有效控制面源污染、降低径流中污染物的含量,截留径流中的有机物,吸收和利用天然或是人为排放的各种营养物质,使河流水质得到改善,避免浮游植物和藻类的大量繁殖。对岸坡植被的特殊功能要求决定了在进行滨水岸坡植物群落类型设计时,除了考虑植被护岸、美化环境的功能以外,还应考虑植物对水中污染物的消减作用。
(1)水上坡面植物群落类型设计
水上坡面植物群落主要作用是护坡和截留坡面污染物进入河流,植物群落类型应以灌草型为目标,物种选择上应选择一些根系发达且有吸附、降解污染物作用的小灌木和草本植物,并与周围环境相结合,适当配以花卉,建成一个适合人们休闲娱乐的滨水景观带。
(2)水下坡面植物群落类型设计
水下坡面常年浸泡在水中,光通量不好,在植物群落类型设计时应以一些耐水淹、根系发达且对水中污染物有消减作用的沉水植物为主,如马来眼子菜、金鱼藻、黑藻等,在护岸固坡的形成库岸净化带,对流入江中的地表径流起过滤作用,阻拦、吸收、转化可能进入水体的有机质及营养盐,有利水体自净,防止水体的富营养化,减少进入水体的光通量,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增加水的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