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背景
抗菌/防霉/防螨材料通过保留原材料天然活性成分或通过添加助剂赋予材料抗菌/防霉/防螨功能。抗菌防霉材料通过杀灭或抑制材料表面的微生物生长繁殖,减少材料因微生物繁殖产生的代谢产物导致的异味,提升材料自清洁性能;保护材料本身,降低其因受到微生物侵蚀引起的外观变化(如:霉斑)、材料劣化(如:强度损失)等。霉菌孢子、螨虫的分泌物、代谢物、蜕下的皮壳及死亡的虫体是生活中常见的过敏源,会对敏感人群产生一定的危害。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及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大量抗菌防霉及防螨产品得到广泛应用。消费者对产品质量仍存在诸多疑虑。如何证明产品切实具备抗菌防霉性能?如何向消费者传递产品的合规性能,获得消费者认可,业已成为品牌商赢得市场青睐过程中的巨大挑战。
服务内容
抗菌防霉测试可为您提供各类具备抗(抑)菌、杀菌、防霉和防螨功能的消费品(日化产品、纺织品、电子产品、家居用品、陶瓷制品)及原材料(纤维、塑料、涂料等)的抗(抑)菌、防霉、防螨功能测试,以及消毒剂的杀菌和消毒效果评价与测试以及相关产品的安全性测试,我们将帮您验证产品是否符合抗菌防霉相关法规的要求,助力您产品赢得市场。
一、抗(抑)菌测试
1. 常用菌种
(1)细菌:大肠埃稀氏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菌(Staphylococcusaureus)、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等;
(2)真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等;
(3)霉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球毛壳(Chaetomiumglobosum)、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等。
2. 测试方法
国别 测试方法
中国 (1)GB/T 20944 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
(2)FZ/T 73023 抗菌针织品;
(3)GB 15979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
(4)JC/T 897 抗菌陶瓷制品抗菌性能;
(5)HG/T 3794 无机抗菌剂-性能及评价(等)。
美国 (1)AATCC 147 纺织品抗菌性能评价(定性);
(2)AATCC 100 纺织品抗菌性能评价(定量)
(3)AATCC 30 织物材料抗菌作用的评价:织物材料的防霉变和防腐蚀;
(4)ASTM D 4576 蓝色原料(皮革)抗霉菌生长的试验方法;
(5)ASTM E 2149 在动态接触条件下固定抗菌剂抗菌活性测定的标准试验方法;
(6)ASTM G 21 合成高分子材料抗真菌性的测定;
(7)美国药典USP32-51防腐效果测试。
ISO及欧盟方法
(1)ISO 20645 纺织织物-抗菌活性测试;
(2)ISO 20743 抗菌加工纤维制品抗菌性能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
(3)ISO 22196 塑料-塑料表面抗细菌活性检测方法;
(4)EN 14119 织物检验-微真菌作用的评价;
(5)欧洲药典防腐能力测试。
日本
(1)JIS L 1902 纺织品的抗菌性能试验方法;
(2)JIS Z 2801 抗菌加工制品-抗菌性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
(3)JIS Z 2911 抗霉菌性能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