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泰森食品中国公司了解到获悉,从山东日照驶出的首列泰森保供肉类物资专列已于4月26日抵达上海。为了保证生鲜食品的品质,此次保供专列采用了冷链火车运输方式。到达上海后,专列运载的66吨鸡块、鸡翅等生鲜食品将通过麦当龙、叮咚买菜的零售渠道,快48小时就能进到上海市民的厨房。
作为首批“上海市生活物资保障供应”外资企业和上海市消保委发布的居家抗疫保供企业,泰森食品积极发挥在中国的供应链优势,近期在全国多地的工厂开启全力生产模式。特别是距离上海近的泰森江苏南通工厂,凭借从养殖到屠宰加工的全产业链优势,迅速开启了疫情应急防控机制,重点加强对肉类产品冷链生产运输全链条的消杀工作,每天向上海提供泰森生鲜鸡肉产品。针对长途运输司机因车辆封闭管理所带来的生活不便,南通工厂还贴心地为道口等待的司机准备好搭配泰森产品的餐食,尽可能为风餐露宿的司机送上一份温暖。
泰森食品还发挥长三角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优势,在全国范围调度车辆资源,利用TMS智能管理系统全程实时监控运输情况。产品进入上海后,泰森食品通过专职人员对接协调上海市内各类保供订单,力争所有订单都在48至72小时内完成配送。据介绍,目前泰森食品除对上海当地的超市、餐饮、生鲜电商平台等合作企业充足供货外,还积极响应上海各区政府采购需求,并开通了泰森品牌社区团购,通过把控从生产运输到消杀分拣的每一个环节,既保证产品质量又稳定市场价格,全力支持上海市民的肉类产品需求。在开通品牌社区团购后,泰森食品先后收到多个住院病患、独居老人等不方便大量团购人群的特殊需求,泰森食品为此专门设立小分队对特殊订单专项处理,不辜负每一个有需求的市民。截至目前,泰森食品已为上海提供近千吨肉类物资,完成了近万单社区团购配送。
“生产不停摆,供应不断链”,泰森食品中韩区副总裁郑琼表示,泰森食品作为在沪食品外企代表,希望能通过实际行动践行企业责任,与社会各界共同抗击疫情。
近日,记者从青岛西海岸新区获悉,集国际水产品交易、冷链物流仓储加工、远洋渔船整备、码头作业、配套服务于一体的中国北方(青岛)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项目雏形初现,加快成势。
作为2020年首批17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之一,青岛鲁海丰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建设的中国北方(青岛)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承担着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探索经验的使命。
走进基地,一栋栋白色的方形冷库引人注目。据介绍,每个单体冷库内有5层,总高约42米,是冷链物流储存生食的关键设施。“2019年,总投资约4.7亿元的冷库一期15万吨冷库投入使用,运营至今,已累计存储水产品、肉类40多万吨,是中粮集团国储肉类储备库,也是国内大肉类储备库。”冷链项目负责人于培新表示。
据了解,国内生食标准对冷冻保存温度的要求不高于-50℃。而冷库一期启用的三座低温冷库中,包含一座5万吨的超低温冷库,可降温至-60℃,是目前世界上大的单体超低温冷库。
“2021年10月,总投资约3.78亿元的两座二期10万吨冷库已投入使用。总投资约7.6亿元的两座三期20万吨冷库已完成主体施工,预计今年投入使用。”于培新说,未来,冷链物流基地将建成300万吨冷库群,成为世界大的冷链物流基地。
来自欧美、日韩、东南亚等诸多国家的水产品、肉类陆续运抵,经此再输送到我国各处。“总投资14亿元的水工码头一期项目正在进行初设和施工图设计工作,计划于今年开工建设。”负责该项目发展的工程师李勋介绍,届时可停靠万吨级货船及各类渔船,提供船舶靠港作业服务和码头卸货服务,保证渔获从渔船到冷库的无缝对接。
今年,青岛西海岸新区加速推进总投资2000亿元的101个海洋及相关产业重点项目,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0个,竣工海水淡化工程装备制造平台等项目16个。未来,该区将做大做强海洋强国支点,全面经略海洋,发展千亿级海洋产业集群,推动海洋渔业向深远海养殖、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发展,船舶和海工装备向深远海、极地和绿色智能方向发展,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