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缆故障测量的方法,这里介绍*常用的电缆故障测量方法,并对故障进行分类。
一、按电桥测量法分类
电桥法测电缆故障大家都比较熟悉,通常有三种电桥测量方法:低压电桥法、高压电桥法、电容电桥法,而把电缆故障分为三种类型故障:
1、低阻故障:
对应于低压电桥法,凡能用低压电桥法测量的一类相间或相对地故障,通常当相间或相对地电阻值小于10kΩ时才能用此方法测量。而把电缆相间或相对地故障电阻小于10kΩ的故障称之为低阻故障。但阻值大于数百kΩ,高压电桥法测量是无能为力的。
2、高阻故障:
相对于低阻故障,当电缆相间或相对地故障电缆值大于10kΩ称之为高阻故障,也对应于高压电桥法。
3、开路故障:
对应于电容电桥法,一般指电缆的导体芯线出现断线的情况。
而看出,由于电桥法本身的测量原理决定了电桥法测电缆故障的局限性,以电桥法对电缆故障分类带有很大的局限性。
二、按行波反射理论分类
目前,电力电缆故障使用*多的粗测方法就是行波反射法,也叫脉冲反射法。由于脉冲反射法有两种基本方法:低压脉冲法和高压脉冲法(通常所说的“闪络法”),这样便将电缆故障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故障。
1、开路故障:
包括导体芯线和金属屏蔽层以及金属外护套等断线和似断非断故障。一般可采用低压脉法冲进行测试。
2、低阻故障:
若电缆的相间或相对地出现泄漏性故障,当其电阻值Rg小于某一数值RD而能用低压脉冲法测量的一类故障。与电桥法的低阻故障不同,由于有以下几个因素存在使得RD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值。
原因1:由于低压脉冲法中的低压二字很不确切,测量脉冲的幅值多少为低没有严格的规定。一般来讲,脉冲幅度越高,RD越大,亦然。也与仪器提供的脉冲宽度有关,脉宽越宽RD就越大,就越小。
原因2:RD的大小与提供的测量仪器灵敏度有关,一般来讲,仪器的灵敏度越高RD就越大,RD就小。
原因3:与被测电缆结构或衰减程度有关,由于仪器提供的是高频脉冲信号,在实际中,电信号通过输电线路都会产生损耗,即有衰减现象,信号频率越高衰减越大,传输越远衰减越大。由于电缆的粗细不同,所用绝缘材料不同及电缆的结构不同等,其衰减程度也不一样。如10kV油浸纸和10kVXLPE电缆由于有非常好的金属屏蔽层,信号衰减就很小,而同样粗的1kV低压电缆,由于没有好的金属屏蔽层,信号衰减非常大。同样的故障电阻值,在10kV电缆中就能测试出来故障反射,而1kV电缆就测不出。
原因4:与故障点和测量仪器的相对距离有关,由于电信号的衰减程度与输电线缆的长度有关,同一条电缆中的同一个故障点,仪器在距故障点较近的一端测量就可以测得出来,在距故障点较远的另一端就测不出来。
原因5:与测量仪器与被测电缆的匹配情况有关。
一些地方和相关资料上把泄漏电阻Rg小于被测电缆的特性阻抗Zc称之为低阻故障,这是个错误的概念,至少是片面的。电缆的特性阻抗指的是电缆传输微波信号或高频脉冲信号时所表现的一种参数,只与电缆的几何尺寸和绝缘介质有关,是个常量,一般在十几列几十欧姆。由理论与实践证明,只有当电缆的泄漏故障在电缆的终端头上而阻值小于电缆的特性阻抗的情况才叫低阻故障,实际中出现的概率很少。
3、高阻故障:
相对于低阻故障,凡不能用所提供仪器的低压脉冲法测量的电缆绝缘损伤故障都叫做电缆的高阻故障。此类故障通常采用“高压脉冲反射法”即“闪络法”进行故障点测量,包括泄漏性高阻和闪络性高阻两种故障。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