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并呈现出以城市为中心,逐步向农村拓展的特点,国家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等若干文件,为农村电子商务奠定了理论基础,但目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还存在很多问题,新电子商务发展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1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农村电子商务指的是通过网络平台嫁接各种服务于农村的资源,拓展农村信息服务业务、服务领域,使之兼而成为遍布县、镇、村的三农信息服务站。其主要形式是农村人口利用计算机等设备在互联网上进行查询、购买及电子支付等业务交易流程。农村作为中国人口比重大的部分,这一领域的利润蛋糕巨大,于是,各大电商巨头从电商发展中期就逐步将眼光放在了农村,淘宝从就落实淘宝村、淘宝县计划,京东也将京东帮扩展到县级。苏宁、国美、一号店等也不甘示弱,将自己的农村市场拓展并发挥自己的优势。
2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与阿里巴巴集团在京签署结合返乡创业试点发展农村电商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三年,双方将共同支持300余试点县(市、区)结合返乡创业试点发展农村电商,可见国家对于农村电商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目前也涌现出诸如浙江遂昌、临安、海宁、河北清河、吉林省通榆县、陕西省武功县等电子商务示范县。它们凭借自身自然优势,借着电商发展的良好势头,积极推进了特色的电子商务新模式,由部分地区牵头和鼓励,由点到面,加快整个区域整体进步。整体来说形势仍不容乐观,农村电商的普及率仍有待提高。
2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电商区域差异明显,极端化现象严重
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率先占领了城市,为平衡区域发展,农村也逐步转型,向着城市靠拢,但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知道,南方地区明显优于北方地区,在很多地方凭借地理位置的优势,很容易发展自己特色的电商业务,同样由于这些限制,导致差异被大大加大,一些地方已经建立比较成型的农村淘宝县等示范区,而大多数村镇对于电商的敏感度不够,甚至对电商几乎不了解也不愿意了解。
2.2 物流、网络等硬件基础匮乏
电子商务能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依托于快速普及的网络和便利的物流体系。网络的普及率也是制约发展的要素,电信行业对农村网络线路的铺设也在一步步带动电商进入农村人的生活。物流作为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在发展之初就受到广泛关注,产销链条长,中间损耗就会大,物流的控制也是保证质量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的物流体系还不太完善,虽有几大快递物流公司在各地区下设分部,但覆盖面还是没有达到全面的范围。而中国邮政的覆盖面大,但物流信息监控和实时性难以保证。在农村电商迅速扩展的,花费巨额投资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未来预期收益也是各大电商在权衡的问题。
2.3 体系不完备,平台资源稀缺
农村电商由于交易对象的不确定性,不论是作为卖家还是买家,他们标准化程度都很低,方式也多种多样。目前还没有一个具体、完备的规范,在交易上,也没有制约其行为的标准,农村电商要想发展,没有完备的体系就不能适应新兴的事物。平台资源是另一个发展的奠基石,而农村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平台资源稀缺,且不够完善,没有平台强有力的支撑,很多农村电商活动没办法开展,农村电商就没办法扩大。
2.4 农村人口的观念和意识相对滞后
科技的发展离不开观念的进步,电子商务在城市迅速发展,与城市人观念和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接受新鲜事物的主要是年轻人,普及和渗透新兴观念凸显了重要性。农民必须有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思维的能力,对电子商务有需求,理解电子商务对未来的意义和价值。
3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策研究
3.1 国家积极推进完善相关宏观战略
国家宏观措施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首要战略。10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认为,部署加快发展农村电商,通过壮大新业态,促消费、惠民生,推动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加快农村电商发展,把实体店与电商有机结合,使实体经济与互联网产生叠加效应。首要任务是要普及电商在农村的使用,拓宽农产品、民俗产品、乡村旅游等市场,为农产品进城拓展更大空间。优先在有实际优势的地方开展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园地,增加电子商务新型就业和增收电商盈利渠道,推动脱贫致富。是改善农村电商发展环境,农村电子商务要是疏忽了供给,势必会造成了高品质农产品需求难以满足的困境。新形势在不断发展,国家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积极出台农村电子商务与新环境共同发展宏观措施,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3.2 各级政府积极推进上级规划的有效落实
国家制定宏观策略后,应发挥政府宏观规划与指导作用,制定有利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优惠政策,政府要把细化的国家政策让更多的农民看到领悟和理解、了解电子商务带给农民更多的便利,这样农民就会很快的接受电子商务。基础的是建立电子商务平台与沟通渠道、帮助农民接触和理解电子商务。就是建立通畅的物流通道,构建起城市到乡镇、乡镇到村、村到户的完善便捷的物流环境,让农村的物品走出去,让电子商务也走进农村。传统的模式要及时调转新的思维,线上与线下的结合,以电商推动转型升级,转换思维,让农村电子商务不仅稳固国内,更是加强境外交易。政府也要加强监管,提升管理能力,要把政府服务与市场效率有效结合,吸引大量人才本文由www.收集整理和电商主体回流。政府还应对农村给予广泛而有力的引导和支持,加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电话等多种通讯手段,建立起覆盖郊区、县、乡镇、村的农村信息网络。引导和培训农民使用各类现代化设备,掌握电子商务的各项业务。建设新型农村电子商务体系,开展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建设,带动整个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将农村电子商务的应用推广至中国的每一个乡镇。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有助于解决农业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电子商务得到快速发展并逐渐由城市向农村蔓延。我国农户使用电子商务销售农产品的现状如何?我国农户使用电子商务销售农产品的意愿如何?哪些因素影响我国农户使用电子商务销售农产品的意愿?目前相关研究尚不多见。为回答上述三个问题,本研究通过梳理具有代表性的文献资料,综述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和国内外研究现状;接着基于全国7省的农户调研数据厘清了农户使用电子商务销售农产品的现状;运用描述统计分析方法,掌握了农户使用电子商务销售农产品的意愿;后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实证探究了农户使用电子商务销售农产品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上述研究,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农户使用电子商务销售农产品尚处于起步阶段,至2016年农户实际使用比例不高,但愿意使用的比例已经达到27%,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潜力很大。2)与粮食作物相比,农户使用电子商务销售瓜果类和叶菜类蔬菜、核果类和仁果类水果的意愿显著增强,而电商销售其他类经济作物、水产品和畜产品的意愿无显著差异。农户愿意使用电子商务销售瓜果类蔬菜、叶菜类蔬菜、仁果类水果和核果类水果的概率分别增加9.4%-10.1%、17.0%-17.4%、21.1%-23.2%和14%;销售其他类农产品的意愿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3)农户受教育水平、互联网经验、非农就业经历、家庭社会资本、种植规模以及本村电商发展基础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对农户电商销售农产品的意愿有显著正影响,年龄对农户电商销售农产品的意愿有显著负影响,本村网络通讯设施建设水平的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其中,受教育年限每提高1年,愿意电商销售的概率提高1.5%;有互联网经验,愿意电商销售的概率提高0.2%;有非农就业经历,愿意电商销售的概率提高0.3%;走动亲戚每增加1户,愿意电商销售的概率提高6.2%-6.4%;种植面积每增加1公顷,愿意电商销售的概率提高4.3%-4.5%;本村经营电子商务户数占比每增加1%,愿意电商销售的概率提高3.3%;本村有邮递员,愿意电商销售的概率提高8.4%;年龄每增加1岁,愿意电商销售概率降低0.3%。4)农户主观判断其愿意使用电商销售农产品的主要原因,占比依次是电商销售价格更高(46%)、交易方便(42%)和有更多的买家(12%);而不愿意使用的主要原因电商销售农产品,占比依次是缺乏相关技术(47%)、交易不方便(20%)、对网络交易不信任(15%)、没必要电商销售(13%)、质量无法保证(4%)和价格不合理(2%)。基于上述研究结论,为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提出如下几点政策建议:1)有针对性地扶持农户电商销售蔬菜、水果类农产品。充分挖掘本地特色蔬菜、水果,打造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鼓励农户通过电商渠道销售,以避免农产品滞销等损失。2)通过引导农户接触互联网、鼓励适度扩大经营规模、增加非农就业机会、培育电商人才、加强电商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提高农户使用电商销售农产品的意愿。3)加强电商技能培训,搭建信息交流平台;举办定期或不定期交流会,发挥典型农户的示范作用。鼓励其他农户积极参与,让农户提出制约经营意愿的因素,典型示范农户进行经验分享和技术指导。鼓励经营农产品电商农户互相帮扶,降低对电商销售的不信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