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刊《中国工程科学》2021年第4期刊发《生鲜农产品冷链储运技术装备发展研究》,在分析我国冷链储运技术装备需求的基础上,梳理了我国冷链储运技术装备的发展现状,了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储运技术装备相比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与问题,研判了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储运技术装备发展的关键技术、重点任务、重大工程。针对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储运技术装备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规划“三步走”技术路线,以期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储运技术装备到2025 年能够初步实现高效化与标准化,到 2035 年能够实现信息化与智能化,到 2050年能够实现智慧化与无人化。
前言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品质和安全的重视以及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储运技术装备得到了快速发展。冷链储运在迅速崛起的也暴露出技术水平低、安全隐患多、冷藏运输设备匮乏、物流信息“断链”等一系列问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发生,对冷链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保证冷链流通中的食品安全,亟需研究具有杀毒抗菌功能的冷链技术,发展安全高效的全程冷链技术装备体系。 冷链储运技术装备主要分为冷加工技术装备、冷冻冷藏技术装备、冷藏运输技术装备、冷藏销售技术装备。在果蔬冷加工方面,现阶段我国仍以浸入和喷淋的预冷方式为主,对于肉类则主要采用螺旋预冷机进行预冷。在速冻环节,基于液氮的直接接触式速冻技术装备应用为广泛。我国冷冻冷藏技术装备发展较早,果蔬冷冻冷藏的自动化程度要高于肉类,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冷藏运输装备技术匮乏是目前制约我国冷链发展的主要因素;冷藏运输方式主要以陆地运输为主,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生鲜电商、跨境食品贸易等市场的崛起,铁路、水路、航空等冷藏运输方式将发挥更大作用。 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储运技术装备,是贯彻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健康中国的重要保障。目前,有关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储运技术装备发展的研究还较少。本文在对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储运技术装备进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发展现状,梳理我国与世界**水平之间存在的差距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冷链储运技术装备未来发展的关键技术、重点任务、重大工程,以期为面向2050 年的行业重点发展方向提供论证支撑。
冷链储运技术装备需求分析
(一)宏观需求
我国人口众多,既是生鲜农产品的消费大国,也是生产大国。西部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优质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为解决西部地区农产品“滞销浪费”、东部地区“短缺价高”问题,我国形成了典型的“西果东送”农产品流通格局。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无法进行正常的农作物耕种,但人口较多、果蔬需求量大;为缓解冬春淡季果蔬的供需矛盾,广西、海南、云南等省份积极支持“南菜北运”发展。据调查,我国每年生鲜农产品的总调运量超过3×108 t,综合冷链流通率仅为 19%;食品在流通环节中的损失严重,以果蔬、肉类、水产品为例,流通腐损率分别为0%~30%、12%、15%。大量生鲜农产品在产销过程中的损耗和变质,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每年直接经济损失高达 6800亿元。为了降低流通过程中的腐损率,必须对生鲜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各环节的温度进行严格控制,冷链储运技术装备是降低生鲜农产品流通损耗率、保障食品品质及安全的重要保障。
(二)技术需求
1. 冷链环境**控制技术装备
冷藏储运环境对生鲜农产品品质的影响很大,表征环境的主要参数有温度、湿度、气体浓度、风速、压力、光强度及相关参数的波动等。不同种类生鲜农产品的冷藏储运环境各不相同,需要开展冷藏储运环境下的生鲜农产品品质研究,探究不同冷藏储运条件、不同成熟度果蔬、不同加工工艺生鲜农产品的品质变化规律,为冷冻冷藏工艺、冷链装备研发提供定理论基础。综合运用制冷系统容量调节、均匀供冷末端设备、气流组织优化等技术,发展储运环境参数控制的冷链储运装备。
2. 冷链环保化、节能化技术装备
研制环保、高效、可持续的冷链储运装备是当前冷链行业的重要任务。在寻求零消耗臭氧潜能值(ODP)、低全球变暖潜能值(GWP)环保制冷工质的还应注重与新工质相对应热力循环的基础研究,提高制冷系统能效。大力发展低温环境强化换热、低温环境下蒸发器抑霜除霜、物理场辅助冻结、变容量制冷、冷热一体化、可再生能源和自然冷能利用等技术,开发全程冷链各环节高效冷链装备。
3. 冷链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技术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