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到安国冷链物流公司 食品冷冻冷藏运输 东莞到安国冻品冷冻货运公司 直达配送
1.1 冷链物流的概念
冷链物流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
1.2 冷链物流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冷链物流业自20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共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目前已进入3.0全面转型升级时代。
1998-2007年处于萌芽阶段:冷链设施设备普遍缺失和落后,多数企业仅依靠几台二手改装的冷藏车跑运输起家,冷库设施陈旧且大部分在国营企业手里,城市配送都在经销商手里;1992年夏晖物流进入****,冷藏车供给量极少,单冷链企业利润非常丰厚,属于资源短缺阶段。
2008-2017年处于黄金时期:央企布局冷链,全球**的美冷、普菲斯等外资冷链公司纷纷进入,双汇、光明等食品上游成立独立物流公司,麦德龙、沃尔玛以及国内的永辉、步步高等陆续建立生鲜配送中心;种种因素带动国内部分冷链物流企业开始组织化运作,全国性的仓配网络布局、拓展新业务模式、提升信息化水平。
2018-至今为冷链3.0时代:全民冷链需求爆发、基础设施体系日益完善、新技术对产业驱动强劲,这些都是进入冷链物流3.0时代的印证,行业价格仰赖蝶变升维的新格局;3.0时代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产业环境升级、冷链意识升级、技术装备升级、人员管理升级和经营理念升级五个方面。
1.3 冷链物流的市场规模
2020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已达3604亿元,保持平稳的发展趋势。随着中国生鲜电商整体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和居民消费能力、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冷链下游易用市场的需求潜力将不断释放,预计到2025年冷链物流的市场规模将达到4660亿元。
1.4 冷链物流的经营模式与物流模式
中国冷链物流的发展模式,包括仓储型、运输型、城市配送型、综合型,供应链型、电商型和平台型。
构建冷链物流体系,配合生鲜配送管理系统,在储存产品的基础上,提高分拣、加工、包装等工作环节的效率,减少损耗率,但存在一下潜在问题:
1、部分储藏中心和配送商存在对接不畅等问题,运输链环节数据可能无法实现完全对接;
2、司机在运输过程可将运输车制冷系统间接关闭,待即将到达目的地前再开启制冷,导致冷链效果不佳或断链
1.5 冷链物流产业链结构
冷链物流行业产业链可分为上游冷藏车和冷机等设备制造商,中游主要包括运输型、仓储型、综合物流、和平台型企业,下游主要消费者为食品生鲜及医疗生物型企业。
冷链物流产业链上游,中国冷藏车保有量及冷库总量不断上升,西北/西南等地区冷库市场缺口较大,预计未来是冷库行业发展的重点,生鲜电商在冷库需求中占比*大,预计未来将成冷库需求的重要增长点
冷链物流产业链中游,冷链物流行业的价值链条由运输环节(包括干线运输和配送)、仓储环节(包括仓储和装卸)以及其他环节(包装、分拣、贴标等增值服务)构成,其中运输环节价值占比40%,仓储环节价值占比30%,其他环节价值占比30%。未来冷链物流模式将向平台式方向发展,从而减少资源的信息不对称,运输仓储型企业则开始朝向综合冷链服务商的模式转变。
冷链物流产业链下游,冷链物流企业通过搭建供应链选货场平台,减少商品加价率,让利上下游客户,提供封闭运输环境,从而减少产品损耗率。
冷链物流通过搭建有量供应链选货场平台,建立从供应商到渠道端的直接供应体系,减少生鲜流通过程中的中间环节,让利上下游商户。以肉类为例,冷链运输较常温运输,加价率减少45%,仅为40%。
冷链物流保证安全输送。生鲜食品、药品等需要完整的冷链物流,进行全程温度控制,冷链物流可以实现装卸货物时的封闭环境,从而大幅减少损耗率。以海鲜为例,冷链运输就可将损耗率由15%降低为约3%。
建立平台式物流供应链管理系统,对产品进行全过程动态监控,从而实现整个供应链的透明化管理建立平台式物流供应链管理系统,对产品进行全过程动态监控,从而实现整个供应链的透明化管理。以一套完整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为支撑,连接其运输网络,企业通过总部冷链全程监管平台,追溯货物流向。
2.2 全程冷链及智能运输技术
对冷链物流环节涉及的物品、车辆进行实时监控管理,帮助企业提高冷链运行网络的契合度,减少货损率,运用RFID和GPS定位跟踪技术等,实现对冷链物流环节所涉及的物品、车辆实时监控监管。
2.3 智能仓储技术
规范冷链作业的各个环节,帮助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提升冷链物流数据化运营的核心竞争力。有效监控全过程、提高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降低供应链整体成本、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实现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