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市屋顶光伏承载力评估验算报告结果
一龙泉市屋顶光伏承载力评估,太阳能电站产除了受环境因素影响,还与自身构造、电池板材料有关。下面根据研究,可能会产生主要影响的要素分析如下:
2.1环境因素对太阳能电池板能效的影响
温度和太阳能辐射照度是影响太阳能设备输出效率的两个主要因素。其他环境因素,如风、雨、云层和太能辐射分布会通过对温度和太阳能辐射度的间接影响从而影响设备效率[3]。
2.1.1 温度
当光伏组件在环境温度为25℃时工作时,其实际操作温度将**环境温度,并导致14%的能源转化损失[4]。一般来说,单晶硅额定电池工作温度(NOCT)为40℃。NOCT是指当太阳能组件或电池处于开路状态,并在以下具有代表性情况时所达到的温度[5]。
(1)电池表面光强: 800 W/m2
(2) 环境温度: 20℃
(3)风速:1m/s
(4)电负荷: 无(开路)
(5)倾角:与水平面成45°
(6) 支架结构:后背面打开
通过对光伏组件电能生产监控实验发现[2],高温会导致组件产能下降。高风速会使环境温度下降,从而降低了光伏组件工作温度,提高产能。低温是光伏组件的理想工作环境。当环境温度**25℃时,电能损失为标准测试条件(STC)功率的10%,光谱、组件衰减和其他因素会导致约7.7%的电能损失。
二、龙泉市屋顶光伏承载力评估有关内容:
1、屋顶主要是瓦片屋顶、混凝土屋顶及彩钢瓦结构。
2、前期现场勘查需携带工具:
20米以上卷尺、激光测距器、水平仪、指南针或手机指南针APP和纸笔等。如果需要上倾斜屋面建议穿上防滑鞋带上安全绳。
3、瓦片屋顶及彩钢瓦结构屋顶勘测要点
(1)询问建筑的竣工年份,产权归属。
(2)屋顶朝向及方位角。现场指南针测量加google 卫星地图查询。
(3)屋顶倾斜角度。量出屋面宽度和房屋宽度即可计算出屋顶倾斜角度。南方屋顶倾角一般大于北方屋顶。
(4)瓦片类型、瓦片尺寸。民用建筑常见瓦型包括罗马瓦、空心瓦、双槽瓦、沥青瓦、平板瓦、鱼鳞瓦、西班牙瓦和石板瓦。如果瓦片尺寸现场不容易测量,也可在确定瓦片类型后网上查询尺寸。因为瓦片的尺寸特别是厚度决定支架系统挂钩等零件的选取。
(5)考虑屋顶的遮挡情况。准确测量屋顶周围遮挡物的尺寸,后期用阴影分析软件建模做出屋顶可利用区域简图。太阳能电池板上的阴影遮挡会很大地影响发电量。
(6)掀开部分瓦片查看屋顶结构,注意记录主梁、檩条的尺寸和间距。瓦屋顶的支架系统挂钩是安装固定在檩条上。
(7)从项目业主方获取房屋结构图,便于计算屋顶荷载。
(8)询问业主拟安装光伏系统屋顶南面是否有高楼建设规划。
4、混凝土屋顶勘测要点
(1)建筑竣工年份、产权归属;屋顶朝向和方位角。
(2)测量女儿墙高度,后期进行阴影分析,确定可安装利用面积。
(3)查看屋面防水情况,以不破坏屋面防水结构为原则,考虑支架的安装是采用自(负)重式还是膨胀螺栓固定式。
三、龙泉市屋顶光伏承载力评估,屋面加设光伏板安全性检测鉴定相关知识:
目前彩钢屋面多为坡屋面,常见的坡度为10%和5%。屋面板为压型钢板或压型夹芯板,下部为檩条,檩条搭设在门式刚架等主要支撑结构上。在国内,此种类型的屋面安装光伏电站实例较多。对于此种屋面,光伏组件可沿屋面坡度平行铺设,也可以设计成一定倾角的方式布置。上部支架可通过不同的连接件、紧固件与屋面承重结构连接。常见的彩钢板屋面的主要形式有:直立锁边型、角驰型、卡口型、明钉型等。
彩钢屋面光伏发电项目属于对已有建筑物彩钢屋面的改造项目,建筑物的屋面形式、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光伏阵列的布置形式及光伏组件本身的形式,以上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屋面光伏支架的形式多种多样。屋面的形式及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对光伏支架的工程造价影响较大。一般来说,屋面的防水等级越高,屋面防水层不外露,屋面的活荷载越大及建筑物整体结构较好、承载能力较强的屋面,光伏支架的工程造价越低,工程造价越高。
彩钢瓦屋面电站设计方案中有几个重要的注意事项:
一、明确光伏组件的形式及铺设方式,清楚原有建筑物的屋面形式。
二、清楚原有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并对主要结构受力构件进行核算。
三、根据原有建筑物的屋面形式、结构形式、光伏阵列的布置形式、光伏组件本身的形式、结构核算结果及可能的施工措施等多项条件,给出各种可行的支架布置方案,确定较优的布置方式。
四、屋面光伏电站项目有其施工上的特殊性,综合考虑现场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并给出施工中的注意事项、施工保护剂安全施工措施等。
四、龙泉市屋顶光伏承载力评估,屋顶光伏发电站的注意事项:
1.确保屋顶或其他安装位置的面积大小可以容纳将要安装的光伏系统。
2.安装时,需要检查屋顶是否能够承受外加光伏系统的质量,必要时还需要增强屋顶的承重能力。
3.根据建筑屋顶的设计标准,妥善处理屋顶。
4.严格按照规范和步骤安装设备。
5.正确、良好地设置接地系统,能有效避免雷击。
6.检查系统运行是否良好。
7.确保设计和相关设备能够满足当地电网的并网需求。
8.较后,由*检测机构或电力部门对系统进行全面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