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农科院老科协农业规划委员会、河南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漯河市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办的“2023中国(漯河)冷链物流产业博览会”在漯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大会以“整合冷链资源,打造行业交易平台”为主题,为打造漯河生态冷链物流新高地,助推漯河成为全国*大的生态冷链物流产业基地,促进漯河生态食材食品与生态食材预制菜产业发展。中国农科院老科协农业规划委员会会长、亚太生态地标评价中心主任孙建,漯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周剑,河南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秘书长李鹏,漯河市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李成路,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生态原产地委员会副秘书长、全国生态食材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陈天佑,漯河双汇物流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太喜,亿通集团董事长吕亚民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领导、****学者、物流行业协会、企业代表出席了会议。
在会议冷链食品论坛环节,孙建以《中国生态地标品牌助力乡村振兴与食品高质量发展》为题目发言。他介绍称,食品高质量发展中的食品是建立在生态肥料、生态农田生产基础上的生态食材食品。河南省漯河市食品产业发达,是****中国食品名城,孕育了国际航母级肉类加工企业双汇集团、全国生态冷链装备企业华茂骏捷、**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南街村集团。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等十一部门“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强化产业链协同配套,各级政府立足本地特色食品产业资源,引导企业向传统优势食品产区集中,择优引进农产品预处理、冷链物流等。加强预冷、贮藏、保鲜等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补齐食品原料“*先一公里”短板。
孙建强调,预制菜是运用现代加工工艺,对食材进行前期处理,科学加工,冷链物流配送,再通过复热等方式,就能直接食用的便捷菜品。后疫情时代,人们的餐饮消费习惯和消费场景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中国餐饮业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餐饮产业供应链不断完善,物流配送体系和冷链技术的进步为预制菜发展解决了采购、存储和销售等技术难,有利于预制菜产业大规模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预制菜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产业链,包括预制菜生产、加工、物流、销售等环节。预制菜产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促进农村产业升级。
会议期间,漯河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罗静会见了中国农科院亚太生态地标产品平台负责人孙建等专家,根据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关于加快补齐脱贫地区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设施短板的通知》以及相关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工作部署,双方共同认为,漯河生态食材食品与生态预制菜产业应该以生态食材产品+生态冷链物流为纽带,形成生态产业全产业链,打通生态食材食品上下游供应链,向下延伸到生态肥料、生态饲料、生物农药、生态农田,向上延伸到生态饮品、生态餐饮、生态团餐、生态美食、生态旅游、生态康养。将漯河食品城提升到生态食材食品城、生态美食体验城、耕育人文地标城。建立中原生态食材食品种养、加工、冷链物流基地,为全国提供生态健康安全生态食材食品基地,打造新时代生态型的健康食材食品城。
据了解,预制菜属于冷冻食品的一个分类,是餐饮和食品融合发展的产物,是饮食服务与产品生产销售的融合。预制菜质量是关键,冷链物流是预制菜从食材、半成品、成品再到消费餐桌全流程品质保证的关键。生态预制菜的品质,很大程度上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预制菜产业对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依赖度极高,预制菜冷链全链“温度品控”是保证预制菜品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强大保障,既包括生产过程的品控控制,也包括物流流通过程的温度控制,生态预制菜的发展必将推动生态冷链物流体系更加完善。
据悉,经济的快速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深刻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我国居民饮食结构较为复杂,食材广泛、菜系多样、品类繁多。预制菜凭借标准化的生产、仓储和配送方式,可以帮助消费者节省大量的备菜时间,为人们提供了便利、健康的新选择,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效率与健康难以兼得的问题。预制菜产品定位于便利、健康,随着我国餐饮消费的升级,通过打造健康、生态、营养、美味的品牌形象,能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低糖、少油、控盐和添加剂”等生态饮食方式或将成为生态预制菜行业突破口。靠近原材料基地建立起来的具有少品种、大批量生产特点的预制菜工厂,会更具市场竞争力。其前端连着生态食材生产与乡村振兴,贯穿于一、二、三产业的链接,受到了企业、政府高度关注。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是减少农产品产后损失和食品流通浪费,扩大高品质市场供给,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手段;是支撑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促进农业转型和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健全“从农田到餐桌、从枝头到舌尖”的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