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我国冷链物流消费需求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明显差距,基础设施分布不均、配套设施和信息化水平偏低、企业“小而散、缺专人、缺资金”、监管体系不健全已成为阻碍冷链物流发展的四大短板。
从地域分布看,基础设施分布不均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冷链硬件设施依然缺乏,设备分布不均,冷链基础设施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带和一线发达城市;承担了全国大部分生鲜农产品批发交易的中西部地区却冷链资源匮乏,发展相对滞后。
一是城市人均冷库容量偏小,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国内冷库建设规模仍有较大的成长空间,人均冷链资源水平还有待改善。
二是冷库容量地域分布不均。 2019年我国华东地区的冷库容量*大,占比全国冷库总量的41%;是华北地区,占比达15%;西北和东北地区作为农产品的主产地其冷库容量总和仅占全国的13%。
三是冷库企业分布不均。 2019年我国冷库企业数量约为1832家。华东地区的企业数量*多,达到686家,占比达37%;是华南地区,企业数量达296家,占比16%。
从产业链布局看,信息化水平低
我国冷链物流前段后端设施不够完善,使得大多数生鲜商品在运输过程中得不到规范的保温、保湿、冷藏,加大了流通损耗,也加大了从农户到消费者的价格、品质不稳定因素。
一是冷藏车等配套设施保有量少。 冷藏车是冷链物流*主要的运输工具,中物联冷链委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冷藏车保有量约21.47万辆,较2018年增加3.47万辆,仅达到美国、日本等先进国家2013年的水平,不仅**额不足,技术水平亦偏低。
二是冷藏运输率低。 目前,我国初级农产品冷链运输率相对发达国家而言一直偏低,发达国家已经达到80%-90%之间的水平,而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冷藏运输率分别仅有15%、57%、69%。
三是“断链”时有发生。 在我国,冷链断链所导致的农产品腐损率是发达国家的1~2倍。据估算,我国每年因冷链“断链”造成约1200万吨水果、1.3亿吨蔬菜的浪费,经济损失超千亿元,加大了粮食安全的风险。四是信息化支撑力度偏弱。目前,冷链物流信息化程度较低,从产地到消费者无法及时获取到匹配的链条信息,导致产需不对等。《证券时报》称,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20年底,仅有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逾十个省市可以实施冷链食品追溯,看来信息化支撑冷链物流发展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从企业竞争力看,市场集中度不高
相较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而言,中国冷链物流产业起步晚,冷链企业普遍“小而散、缺专人、缺资金”,冷链行业市场集中度不高。
一是我国冷链市场集中度仅为美国的1/4。 “中国冷链物流**企业”数据显示,2019年冷链物流**企业的冷链业务营收合计达549.76亿元,同比增长38.05%,占总行业市场规模约16.21%,同比2018年增加了2.42%,而美国前五强企业占63%的市场份额,可见我国冷链市场集中度依然不高。
二是冷链企业中大型企业较少,多为中小型企业,市场竞争力较弱。 企业工商注册数据显示,我国现存续的冷链企业中中小型企业数量占比高达99.28%,冷链物流行业仍面临散、小、杂的特点。
三是冷链专业人才供需缺口巨大,创新研发乏力。 目前全国开设“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专业”的院校仅有10所,大数据分析显示,2019—2020年,以上10所高校冷链毕业生人数与**强冷链物流企业冷链岗位招聘量的供需比为1:4,另据中物联冷链委调查显示,68.97%的企业反映难以招聘到合适的冷链物流人才,具备全链设计能力的专业人才更是严重匮乏,冷链相关领域的创新活力呈现回落趋势。
从行业规范看,监管体系不健全
规范冷链物流发展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但部门之间缺乏顶层设计,未能形成“全链条”监管体系。
一是未能形成统一标准。 以活水产品的冷链运输为例,多个部门出台了管理标准,包括《活水产品运输技术规范》《活鱼运输技术规范》等五项,导致相关企业在操作中需参考多项标准来应付不同部门的执法检查活动,常感疲于应付、顾此失彼。
二是监管未能覆盖冷链全流程。 不同监管部门“各管一段”,就为个别企业偷工减料提供可乘之机,冷链“不冷”、冷链不“链”等乱象频发。如2016年“山东非法疫苗案”涉及的疫苗产品未按照标准进行冷藏和冷链运输,导致疫苗减弱或失效,损害人体健康。
三是监管真空现象时有发生。 在医药冷链流通领域,业内人士感叹卫生部门“不怎么管”,而药监部门“又管不好”,这些均加大了断链风险,大大增加了药品、疫苗在运输过程中变质、失效的几率。
基于上述瓶颈问题,针对如何促进冷链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有如下几方面建议: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形成全国一盘棋;
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统筹优化布局;
三是健全法规标准,强化全链条监管力度;
四是加强创新驱动,激发市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