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
这是我国果蔬产品在流通中的损耗率,肉类和水产品的流通损耗率分别为12%和15%,远高于西方国家的5%。也就是说,每年约有1.3亿吨的蔬菜和1200万吨的果品在运输中损失。究其原因,是信息化水平不高的冷链运输让物流、商流与信息流无法连接、整合与交互。
当我们还在为损失的上亿吨果蔬而感到惋惜时,一些行业已经为这个问题焦头烂额了许久。
“冷链企业违法犯罪,相关机构营私舞弊,监管人员严重失职失责”。2021年12月4日,大连市发布的这条**肺炎疫情消息引人注目。当疫情突发,冷链企业却无法提供准确的产品溯源信息,疫情传播的源头与链条得不到有效监控,*终导致疫情大范围扩散。稍有不慎,无法做到“全透明”冷链流通环节的冷链企业就会成为疫情传播的“千古罪人”。
冷链流通环节中信息的缺失与监管的疏漏,已成为压在冷链园区心头的隐形大山,倒逼着冷链行业进行信息化的升级变革。
冷链信息化,道阻且长
“以前用货车+棉被,板车+毛毯的方式完成‘冷链’物流运输,很多冷库依然在用手写单据的方式进行管理,货物的出库、入库等数据难免有疏漏。冷链信息化可以帮助传统园区借助现代化的信息通讯技术让园区和冷链物流都变得智能”。一些冷链园区对信息化表示了认可与期待。
由于传统的技术手段无法进行实时信息整合、资源协调和风险预警,制约了冷链产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冷链”的信息化发展路径已现实可行,已有园区开始探索智慧化的可能性,试图让这个传统行业走向数智化。
*早进入冷链物流领域的大多为民营企业,但他们各自为战,操作规程、数据格式和标准规范五花八门,这导致企业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且普遍偏低,信息化水平两极分化现象严重。譬如顺丰、京东等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的大型物流企业,冷链信息系统及设施都较完备,但更多的是信息化意识淡薄、装备水平偏低的冷链物流企业。
退一步讲,企业有信息化需求和意识,技术上的屏障和壁垒也会迫使他们望而却步。
冷链物流监管需要覆盖从生产到消费全流程的各个环节,对数据采集的实时性、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以及数据传输效率要求很高。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技术是冷链物流中信息采集传输能力的基础技术。掌握5G通信、定位导航和物联网技术等高精尖的信息技术才能实现对路径、环境、车辆和货物监测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为监管和溯源提供数据资源。
大多数冷链物流数据采集过程中还是存在大量手工采集方式,瞒报、漏报、误报等问题时有发生,难以实现全流程的精准管控,导致监管信息不透明。
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体系的不健全也是制约冷链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前我国已出台了大约300多项涉及冷链物流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但缺少针对冷链设施设备建设、温度控制和操作规范等方面的统一标准。已有的标准多为区域性、单品类商品的标准,是同类货物在不同地区的标准也存在差异,尚未形成全国统一、品类齐全的冷链物流标准。
在标准和法规尚待健全的“空窗期”,由于标准体系的不完善和协调推进难度大,造成相关标准发布后推广效果不理想。再加之相关物流环节信息的传输不畅,信息技术应用不成体系,缺少有效的监管抓手,产品在冷链运输途中存在延误和断链现象并不稀奇。
近日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对冷链物流的全流程、全环节、全场景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这将推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
要攻克冷链行业的信息孤岛困难重重,但庆幸的是大环境正在向好发展,可以预见,冷链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将在未来几年里呈飞速发展态势。
信息链贯通了,一切就通了
目前,冷链产业的“链”由冷链物流企业、冷藏车生产企业、冷冻产品生产商等构成,需要各方通力配合才能保证整条冷链的畅通。毕竟相互脱节的信息化就好比一条从中间被截断的水管,无法做到贯穿始终。一条没有贯通的信息链,再华丽也仅仅是摆设。
12月初,冷链行业内发生了一件事:冷链科技生态平台前海粤十获得了一笔高达3.9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资料显示,前海粤十是一家智慧冷链产业生态服务商,为冷库行业客户提供生鲜冷链供应链全链条的综合技术解决方案。一直以来建设的正是“一条贯通的信息链”,力图打通生产商、供应商、销售商以及消费者之间信息壁垒的全方位冷链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