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8日,商务部发布2023年1-6月境外投资统计数据,在此期间,我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5,22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1%。其中,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2个国家和地区的4,549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投资4,31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7%。
2023年2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境外上市备案管理相关制度规则,明确扩大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方向不会改变,境外上市备案管理制度规则的发布实施,将更好地支持企业依法合规到境外上市。2023年7月24日至25日,中国证监会召开2023年系统年中工作座谈会,会上强调统筹开放和安全,做好境外上市备案管理工作,推出更多“绿灯”案例。
ODI备案简介
境外投资(ODI,英文全称为Overseas DirectInvestment),指境内企业通过新设、并购及其他方式取得境外企业所有权、控制权、经营管理权及其他权益的投资行为。
境内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应当履行境外投资项目备案手续,若涉及敏感国家和地区、敏感行业的,则实行核准管理;该手续由发改委、商务主管部门、外汇主管部门三个部门牵头审核,并颁发相应核准/备案文件,实践中将上述手续流程称为ODI备案。ODI备案流程
在目前法律法规体系下,ODI备案通常涉及三个部门,即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主管部门以及国家外汇主管部门。
(一)ODI备案流程概述
在ODI备案实践中,商务主管部门与发改委的境外投资审查原则上相互独立,可以启动、分别报送。在取得发改委出具的核准文件或备案通知书、商务主管部门出具的《企业境外投资证书》后,境内主体可至银行办理外汇登记。投资规定金额以上的,需向外管部门汇报。外管部门审核后,向境内企业发放《境外直接投资业务登记证》。整个ODI备案周期通常在三个月左右。

目前,在深化“放管服”的背景下,ODI备案流程整体趋向简化、高效。如北京发改委和商务部门联合搭建境外投资网上备案平台,实行境外投资备案“一口受理”。部分省级商务厅则根据当地境外投资的实际情况下放审批权限,如广东省规定非省属国有企业及其控股企业开展境外投资且中方协议投资额在1亿美元以下的,由省商务厅委托地级以上市或自贸片区商务主管部门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