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增、占比降,火锅料褪下“主角”光环
2019年初,冷食君在火锅料重地福建走访时,综合多位从业者的分析与看法,对当时的产业格局提出了“一超多强”的说法。以年营收和发展速度为主要衡量标准,安井、海霸王、海欣、升隆、鸿津、惠发、佳士博等企业位列其中。延伸阅读:↓↓↓
如果按照速冻食品另一大品类——速冻米面的发展规律,火锅料产业的发展应该是强者愈强,市场加速向头部企业集中。但社会大环境、市场环境剧变之下,许多企业呈现出火锅料营收增长、占比下降的趋势。以火锅料体量大的安井食品为例,2017-2019年,其火锅料制品占公司收入的比重约为65%。其中,仅速冻鱼糜制品占比基本都在40%左右,是安井食品主要的收入。但自2021年起,预制菜收入快速增长,原有业务比重下降。2023半年报显示,安井的速冻菜肴制品营收21.99亿元,占比31.9%,成为唯一占比超三成的品类,也是安井收入来源。其鱼糜制品2022年占比已跌至30%出头,今年上半年降至28.45%。 其实,安井食品原有主业在增长。与2019年相比,2022年鱼糜制品、肉制品和面米制品收入接近翻倍,而预制菜业务增长超4.5倍。海欣食品的主业依旧是火锅料,但2023半年报显示,其速冻鱼肉制品及肉制品营收5.67亿元,同比增长3.79%,占比77.24%,其速冻菜肴制品营收同比增长74.01%。去年同期速冻鱼肉制品及肉制品营收5.46亿元,占比79.09%。同样是火锅料营收增长,占比下降,增幅大的为预制菜。 8月,海霸王食品速冻包点新品牌“一朝一味”及广式包点系列新品上市。其相关负责人告诉冷食君:十几年前,企业就有比较成熟的速冻包点生产线,但那时候企业的重心在爆发式增长的火锅料上,现在是将重心回归到速冻包点品类了。
延伸阅读:↓↓↓
2
上半年动销难,靠其他品类支撑业绩
从上市公司的数据来看,头部企业在火锅料品项上增速放缓,但营收基本都是增长的。这与企业的规模优势、在市场上的强势地位也有很大关系。火锅料产业的整体发展状况并不乐观。
“过了五一后,市场突然就冷清下来了。”一位冻品商苦笑着说,“今年整体大环境不好,卖不动,现在我库里还有不少‘大日期’的货呢。”
广东一家火锅料厂家负责人也认同这个说法。“刚过完年的时候市场还可以,后来就不行了,五一后感觉明显。”他透露,“有段时间我们工厂只能开一半产能。这都算情况好的,因为还有工厂直接就停产了。”
提到今年上半年的业绩,这位厂家负责人表示:“还可以。火锅料方面缩水了,但肠类情况比较好,补上来了。”
据了解,广东鸿津食品、漳州兴威食品等以火锅料为主的企业,今年在肠类产品上也都加足了马力。在8月份郑州举办的中国冷冻冷藏食品展上,兴威食品整个展台设计都聚焦高端烤肠。鸿津食品负责人也介绍:“我们很早就做过烤肠,后来以火锅料为主,今年肠类又成了主要品类。”
3
升级流通渠道,发力“+战略”迎战下半场
通常来讲,大多速冻食品企业的业务年度是从当年4月到来年3月底。而下半年的业绩好不好,对于全年来讲都至关重要。那么,对于马上就要迎来的中秋、国庆旺季市场,火锅料企业有哪些新举措?
将原有高端火锅料小包装扩展至大包装,升级流通渠道产品。
比如,“丸之尊”曾是安井食品早期推出的高端火锅料品牌,主做小包装C端渠道。如今,“丸之尊”已经成为安井火锅料B端的高端系列。“鱼极”是海欣食品的高端品牌,目前也推出了1KG装的芝士宝、鱼籽福袋、撒尿牛肉丸等系列大包装产品。“鸿津尚品”是鸿津食品的高端火锅料品牌,如今也推出了大包装产品。
其二,扩宽品类,或加码火锅料,或加码预制菜、肠类、速冻包点等,增强自身综合竞争力。
比如,作为业内的又一家老牌火锅料巨头,升隆食品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下半年,升隆食品将稳住现有火锅料的产能规模,加大在速冻米面和预制菜方面的投入。”鸿津食品则推出了预制菜品牌“顺小灶”,并新增包点品项。其负责人介绍:“预制菜产品定位粤式风味,包点产品目前已经在华东市场推广开来。”
不只是火锅料强势企业向其他品类扩展,速冻米面等其他品类的企业也在向包括火锅料在内的新品类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