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平台化、资源整合的必要性,近两年一直在被各业提起,大型的B端市场整合,已经出现了部分先驱者,所幸还没出现垄断的现象,但根据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垄断基本上是必然,只是结合国内政策而言,一家独大有些难,必定会扶持出的巨头来进行制衡,业态稳定之后,各个行业的平台存在不会超过3个。
目前的形式分析:
1).互联网的用户习惯,一线比较普及,二三线还在普及阶段,三四线就更不完善了。并不是互联网这碗饭已经没得吃了,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前有淘宝和京东,拼多多还能异军突起呢?甚至黄峥还短时间的登上过中国首富的宝座,就是因为拼多多抓住了下沉市场,并不是淘宝和京东不知道中国国情,下沉市场才是大基数,而是战略的切入点不一样,你从中端,一线开始做起,利用交通、物流的快速铺设的便利性,等完善过后,再来抓下沉,就被拼多多抓了时机。
2).主流市场Zui先开始整合,细分的涉足还有大量的机会。我们思考一下如今的主流平台,能做起来成为巨头的全是衣食住行,针对细分行业、特殊产业的平台竞争则较为激烈。为什么?细分市场占的基数小,对专业性要求却更高,需要更差异化的流程和资源才能支持平台运营。如果你是一个实业从业十数年的老油条,对某项实业的特性认知,痛点认知超过了多数人,这个时候结合互联网思维是否是一个机会?
3).思维差异,接触很多实业老板,我把他们分两类:
a.实业做的比较好,习惯了传统业务模式的成功商人。说实话,他们格局可能会很大,思维模式不容易打破,因为他们已经有了成功的经验,就更依赖于以往的经验之上去思考问题,他们更加信任通过酒局认识的资源渠道,对互联网这种“缥缈”的东西噗之一鼻。其实也能理解,家大业大之后,牵一发而动全身,所谓的互联网化改革,不是说改就改的,因为船太大了~~~这种改革,只能是区域性的实验、一步步的慢慢来,不至于整个换一身筋骨,导致不能快速适应而崩盘。
b.实业初窥门径,思维活跃的创业者,这类人会主动找我聊。因为他们已经具备了互联网思维,一个已经在实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还具备互联网思维的竞争者说实话,对平行行业的竞品来说,就是降维打击。
个人有再大的本事,靠单枪匹马是做不了多大事业的。个人的技术再强,个人的能力再大,不善于借用他人的力量,他的能力就只限于做小事。一个人不懂技术、文化水平低,但他能借用他人的能力,他就可以做能人都做不了的事。你看,往往一些当领导的是不懂技术的,而一些技术骨千又往往是被lingdaozhe。有些人不服气,有什么不服气的?这个人不懂技术,但他知道如何发挥技术人员的作用,他能借用众人的智慧和力量,他就更有力量;而那个技术骨干,他的技术能力很强,但他只知道发挥自己一个人的力量,不知道借用他人的力量,他就发挥不了更大的力量。
他人的产品、他人的智慧、他人的技术、他人的力量等等,都可以视为资源,为我所用。巧妙地借用他人的力量,就如顺风使帆、顺水行舟,借势发力,可以四两拔千斤。整合资源的创业,要有将天下资源尽收心底的气概,善于将一切资源用好用活,发挥整体效能。
中国市场资源就是王道,互联网的资源,更容易形成“池”,有了数据就大有可为。面向市场,为市场提供了便捷的服务和快捷的筛选,提高了消费者的效率,平台出面保证了消费者的利益。
对内而言,资源在谁手里,话语权就在谁手里,生意人都懂,有了资源变现的方式有一万种,更何况平台更有聚合力,可以把海量的C端给圈进来,二次营销、三次营销、做内容提升粘度、再内容转化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