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直接投资(ODI,outbound directinvestment)是指我国企业、团体在国外及港澳台地区以现金、实物、无形资产等方式进行的投资,目的在于获取国(境)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权。这一经济活动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为了规范和管理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了《2022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根据公报数据,2022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达到1631.2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二位,这是中国连续第11年跻身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前三名。这一数字的背后,是中国境内投资者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布局。据统计,中国境内投资者在全球19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4.7万家境外企业,覆盖全球超过80%的国家和地区。这一庞大的数字表明,我国的境外投资活动依然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
要成功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必须了解并遵循相关的申报流程和提交资料的要求。深圳作为中国的经济特区,其对外直接投资ODI备案申报流程和提交资料的要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企业需要向商务部门提交对外投资的相关资料,包括投资目的、投资规模、投资地点等信息。这些信息将被审核和评估,以确保投资活动的合法性和可行性。在完成审核后,商务部门将为企业颁发《境外投资批准证书》。
企业需要向外汇管理部门提交外汇资金来源证明等相关资料,以确保外汇资金来源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外汇管理部门将对企业的外汇资金来源进行审核和监管,以确保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z后,企业需要向海关部门报关出境,并按照相关规定办理进出口手续。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提供相关单证和资料,并确保所投资的境外企业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境外投资备案操作重点及难点
01境内机构境外投资时,应登记境内机构投资的第 一层级境外企业,当境内主体通过给第一层级企业增资以便再投资其他境外企业时,要将这部分增量投资叠加在第 一层级的中方投资总额中。02银行应审核企业填写的《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业务申请表》信息,如与《企业境外投资证书》或其他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复文件或合作合同相关约定信息不一致,原则上不得为其办理相关业务。如有特殊原因,企业应提交相关材料予以说明,并以《申请表》为准办理相关业务。03多个境内机构共同实施一项境外直接投资的,由约定的一个投资主体向其注册地银行申请办理变更登记,其他境内机构无需重复申请。04变更登记前,银行应认真核实系统登记信息是否与企业实际投资情况相符。如不相符,银行应向当地外汇局报告,待信息调整正确后再进行变更登记。企业登记业务完成后,银行应通过“综合查询-历史协议查询”查看本次登记的信息及全貌信息是否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符。关注“智汇大叔”微信公众号,学习更多外汇知识;如不符,银行应暂缓向企业发放《业务登记凭证》,并向当地外汇局报告,待信息调整正确后再发放《业务登记凭证》。05减资或转股登记时,应区分减资或转股的标的是义务还是实际,并区分不同系统功能模块办理。在转股包含义务和实际的情况下,应先办理转实际,再办理转义务。06在变更登记业务后续可能发生跨境流动的情况下,会生成新的业务登记凭证。比如,中转外(实际)和外转中(实际)业务,都会生成相应的业务登记凭证。对于义务出资的变更,由于只是对原有义务出资额度的更改,生成的业务登记凭证上的编码不变。07除设立特殊目的公司外,境内居民个人境外直接投资业务尚未放开。
申请ODI程序繁杂,如果对相关法律法规理解不充分,不了解审批部门对不同行业的潜在资质要求,不知道尽职调查和前期工作落实情况说明的具体要求等等,都有可能导致审批不通过,从而浪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