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医疗器械和常规的医疗器械有何不同?
更新:2025-02-04 07:00 编号:28367987 发布IP:120.226.28.61 浏览:25次- 发布企业
- 深圳市迈振威医疗健康有限公司商铺
- 认证
- 资质核验:已通过营业执照认证入驻顺企:第2年主体名称:深圳市迈振威医疗健康有限公司组织机构代码:91440300MA5EW2543M
- 报价
- 请来电询价
- 迈振威
- 认准
- 关键词
- 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第二类医疗器械备案
- 所在地
- 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臣田社区宝民二路东方雅苑A332(注册地址)
- 手机
- 13530068278
- 联系人
- 王振作 请说明来自顺企网,优惠更多
- 请卖家联系我
详细介绍
(一)定义创新医疗器械指的是具有较新技术、新原理或者新适应症的医疗器械,通常是市场上尚未有类似产品或者该类产品应用范围有较大差异的器械。创新医疗器械需要满足下面三个条件:1. 申请人通过其主导的技术创新活动,在中国依法拥有产品核心技术发明专利权,或者依法通过受让取得在中国发明专利权获取使用权。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申请时间,距专利授权公告日不超过五年,或者核心技术发明专利的申请,已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公开,并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咨询中心出具检索报告,报告载明产品核心技术方案具备新颖性和创造性。2. 申请人已完成产品的前期研究,并具有基本定型,产品研究过程真实和受控,研究数据具有完整和可溯源。3. 产品主要工作原理或者作用机理为国内首创,产品性能或者安全性与同类产品比较有根本性改进,技术上处于国际水平,且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常规医疗器械指的是在市场上已经存在并且已被普遍使用的医疗器械,具有已经验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审批流程创新医疗器械的审批程序相对更为复杂和严格。通常需要进行更多的临床试验和技术评估,以证明其安全性、有效性和临床价值。可能需要进行更多的监管部门沟通和评估,审批时间较长,审批标准更高。需要注意的是,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的申请必须在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由报前提交,第一类医疗器械不能申请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限于二类、三类。创新医疗器械的特别审批,仅适用于首次注册的产品,不适用于延续注册和许可事项的变更。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不收取任何申请费用,从审批时间上看:1. 境内医疗器械由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申报项目进行初审,并于20个工作日内出具初审意见,省局将初审意见。和申报资料报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境外医疗器械直接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报送申报资料。2.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申请后,由创新医疗器械审查办公室组织专家进行审查。并于受理后40个工作日内出具审查意见。经创新医疗器械审查办公室审查,对拟进行特别审批的申请项目,应当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网站将申请人产品名称予以公示,公示时间应当不少于10个工作日,对于公示有异议的,应当对相关意见研究后做出Zui终审查决定。常规医疗器械的审批流程相对简单,通常需要提交的材料和证明相对较少。申请流程相对快速,审批时间较短。就常规医疗器械而言,不同类别的产品注册申请所需资料和审核时间不尽相同。例如,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申请资料需要包括技术要求、生产工艺、说明书等,审核时间通常为60个工作日。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申请资料则相对简单,审核时间通常为40个工作日。(三)申请要求创新医疗器械申请者需要提交更多详细的临床试验数据、技术参数、安全性评估等方面的信息,以支持其创新性和临床应用的价值。需要更加充分的研发和技术支持文件,证明其在技术上的创新性。常规医疗器械申请者需要提供基本的技术参数、安全性数据和临床应用信息,但相对于创新医疗器械来说,要求更为简化和少量化。(四)监管标准对于创新医疗器械,监管部门通常会更加谨慎,要求更高的技术含量和临床实证数据,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对于常规医疗器械,监管部门也会保持严格标准,但相对于创新医疗器械来说,可能更多侧重于证明其与已有同类产品的相似性和可比性,而非完全的技术创新。创新医疗器械和常规医疗器械在审批流程、申请要求和监管标准上存在明显差异。创新医疗器械更强调技术创新和临床价值,审批程序更为复杂且时间更长,而常规医疗器械则更注重于已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验证。
(二)审批流程创新医疗器械的审批程序相对更为复杂和严格。通常需要进行更多的临床试验和技术评估,以证明其安全性、有效性和临床价值。可能需要进行更多的监管部门沟通和评估,审批时间较长,审批标准更高。需要注意的是,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的申请必须在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由报前提交,第一类医疗器械不能申请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限于二类、三类。创新医疗器械的特别审批,仅适用于首次注册的产品,不适用于延续注册和许可事项的变更。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不收取任何申请费用,从审批时间上看:1. 境内医疗器械由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申报项目进行初审,并于20个工作日内出具初审意见,省局将初审意见。和申报资料报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境外医疗器械直接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报送申报资料。2.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申请后,由创新医疗器械审查办公室组织专家进行审查。并于受理后40个工作日内出具审查意见。经创新医疗器械审查办公室审查,对拟进行特别审批的申请项目,应当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网站将申请人产品名称予以公示,公示时间应当不少于10个工作日,对于公示有异议的,应当对相关意见研究后做出Zui终审查决定。常规医疗器械的审批流程相对简单,通常需要提交的材料和证明相对较少。申请流程相对快速,审批时间较短。就常规医疗器械而言,不同类别的产品注册申请所需资料和审核时间不尽相同。例如,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申请资料需要包括技术要求、生产工艺、说明书等,审核时间通常为60个工作日。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申请资料则相对简单,审核时间通常为40个工作日。(三)申请要求创新医疗器械申请者需要提交更多详细的临床试验数据、技术参数、安全性评估等方面的信息,以支持其创新性和临床应用的价值。需要更加充分的研发和技术支持文件,证明其在技术上的创新性。常规医疗器械申请者需要提供基本的技术参数、安全性数据和临床应用信息,但相对于创新医疗器械来说,要求更为简化和少量化。(四)监管标准对于创新医疗器械,监管部门通常会更加谨慎,要求更高的技术含量和临床实证数据,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对于常规医疗器械,监管部门也会保持严格标准,但相对于创新医疗器械来说,可能更多侧重于证明其与已有同类产品的相似性和可比性,而非完全的技术创新。创新医疗器械和常规医疗器械在审批流程、申请要求和监管标准上存在明显差异。创新医疗器械更强调技术创新和临床价值,审批程序更为复杂且时间更长,而常规医疗器械则更注重于已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验证。
法定代表人 | 王振作 | ||
注册资本 | 20万人民币 | ||
主营产品 | 医疗器械咨询,急救应急培训 | ||
经营范围 | 一般经营项目是:电子、计算机、通讯设备、网络的技术开发和服务;电子产品、软件的研发与销售;初级农产品销售;为餐饮企业提供管理服务;商务信息咨询;企业形象策划;展览展示策划;文化活动策划;经营电子商务(涉及前置性行政许可的,须取得前置性行政许可文件后方可经营);二、三类医疗器械、医药、保健品的技术咨询、技术研发与技术服务;国内贸易;经营进出口业务。(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在登记前须经批准的项目除外);专业保洁、清洗、消毒服务;建筑物清洁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经营项目是:停车场服务;预包装食品销售,保健食品销售。传感器的销售;医用口罩、酒精、防护服装、手套、额温枪、耳温枪和护目镜的销售;医用口罩、防护服装、酒精、手套、额温枪、耳温枪和护目镜生产设备的销售;以服务外包方式从事职能管理服务、项目管理服务以及人力资源服务管理。 | ||
公司简介 | 1·一、二类生产许可,产品注册咨询。2·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咨询。3·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咨询。4·器械市场专业技术人员服务.5.第三方冷链冷库服务管理6.批进销存软件服务7.急救应急培训服务 ... |
公司新闻
- 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规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器械监督管理,保证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科学、规范,根据《医疗器械... 2024-12-16
- 眼底造影机属于第几类医疗器械06眼底造影机通常由照明系统和大视野成像系统组成。可与计算机配合使用。用于拍摄静... 2024-12-16
- 第二类医疗器械敷料类产品透皮吸收报告和抗抑菌试验报告是否认可自检报告?第二类医疗器械敷料类产品透皮吸收报告和抗抑菌试验报告是否认可自检报告?需要提供有... 2024-12-14
- 人工血管产品注册时,生物相容性试验应开展哪几项?人工血管为植入器械,与人体循环血液长期接触。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人依据GB/T168... 2024-12-14
- 人工血管产品技术要求人工血管产品技术要求中的性能指标通常用包括:外观、自然状态下内径、有效长度、壁厚... 2024-12-14
我们的其他产品
- 第三类医疗器械需向国家药监局提交注册申请迈振威:认准
- 第二类医疗器械需向省级药监局提交注册申请迈振威:认准
- 第一类医疗器械需向地市药监局提交备案资料迈振威:认准
- 无源医疗器械货架有效期实时稳定性研究的温度应如何确定?应提交哪些资料?迈振威:认准
- 医疗器械产品(非体外诊断试剂)是否需要提交不同批次产品的稳定性或包装验证等研究资料?迈振威:认准
- 淘宝天猫这类电商销售医疗器械正规化迈振威:认准
- 哪些企业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销售迈振威:认准
- 网络销售医疗器械迈振威:认准
- 有源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中是否需要载明运输和贮存条件?迈振威:认准
- 有源产品申请许可事项变更增加型号,是否必须进行检测?能否由原有型号的检测报告覆盖?迈振威:认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