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保税筛矿在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曹妃甸片区正式落地实施,这一新政对于优化铁矿石供应链、降低企业成本和提高港口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们就来深入解读一下铁矿石保税筛矿的相关内容。
一、新政概述
铁矿石保税筛矿是指在保税监管场所内,对处于保税状态下的铁矿石进行筛分,将其分成不同粒度的分级分类简单加工业务。这一新政的实施,将筛分环节前移至保税仓库内,旨在提高保税仓库利用率、降低国内钢铁企业物流成本、优化进口矿石交付质量,从而更好地服务国内炼钢企业。
二、实施背景与意义
1. 经济效益显著:由于进口铁矿石在开采、运输、卸船环节会有部分破碎,平均粒度和品质难以完全符合钢铁企业要求,需要进行筛分后供给国内企业使用。此前,国内企业一般在货物通关完税后进行筛分,这增加了企业成本,降低了使用效率。而铁矿石保税筛矿将筛分环节前移至保税仓库内,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2. 符合环保要求:在港口区域进行筛分操作,由于港口自然条件影响,扩散条件较好,带来的粉尘污染远低于内陆工厂。这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符合当前的环保要求。
三、新政亮点
1. 丰富铁矿石保税加工方式:铁矿等大宗散货物以往难以在海关监管下进行保税加工。而铁矿石保税筛矿新政的实施,突破了这一限制,丰富了铁矿石保税加工方式,为港口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2. 拓展简单加工新方向:新政突破了以往矿石简单加工必须前后税号统一的限制,为配矿等更多的矿石非冶炼业务提供了政策讨论空间。这将有助于推动矿石加工行业的创新发展。
3. 探索服务发展新方向:通过发展保税筛矿等大宗商品保税加工模式,可以将矿石产品更多的附加值留在中国,为中国港口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有助于提升中国在矿石定价方面的话语权。
四、海关监管措施
为确保铁矿石保税筛矿新政的顺利实施,海关采取了一系列监管措施。包括在前期对企业申请保税筛矿进行审批,确保企业设备满足监管条件、提供的筛矿方案风险可控;在中期依法申报、依规检验,对筛分货物进行固体废物属性鉴定、放射性及检疫风险物质监测等;在后期细化监管、定期核查,确保筛分前后货物库存的准确性。
铁矿石保税筛矿新政的实施将为优化铁矿石供应链、降低企业成本和提高港口经济效益带来积极影响。海关也将加强监管措施,确保新政的顺利实施和铁矿石保税筛矿业务的规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