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生效,出口企业迎来了新的市场机遇和挑战。特别是在建筑卫生陶瓷行业,掌握目标市场的相关技术性贸易措施显得尤为关键。本文将为您提供泰国、印度尼西亚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在建筑卫生陶瓷领域的监管要求和标准,帮助企业顺利进入市场。
泰国市场的监管要求
泰国对建筑卫生陶瓷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执行严格监管。泰国工业部标准协会(TISI)是主要的监管机构,负责制定国家标准和进行产品认证。根据泰国《工业产品标准法》,在泰国市场销售的建筑卫生陶瓷产品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并取得TISI的认证。出口企业在申请TISI许可时,需要提交相关资料、进行产品检测,并评估产品质量控制系统。泰国实行强制性认证制度,出口至泰国的产品不仅要符合标准,还必须加贴认证标识,并确保制造商有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
印度尼西亚的监管要求
印度尼西亚国家标准总局(BSN)是该国的监管机构,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标准。进口的建筑卫生陶瓷产品需根据BSN的标准进行海关放行。产品在印度尼西亚市场销售必须获得BSN颁发的印度尼西亚国家标准认证标识,并在报关单上标明SNI标识。目前,印度尼西亚的检测认证市场尚未完全开放,企业需特别注意产品标准的检测项目、方法和认证要求。
澳大利亚/新西兰的监管要求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产品标准和技术法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通过《澳新更紧密经济关系贸易协定》和《跨塔斯曼相互认可计划》(TTMRA)实现了标准的协调和统一。出口至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建筑卫生陶瓷产品需满足“AS/NZS”标准,由澳大利亚标准协会和新西兰标准协会制定。两国实施的水效率标签计划(WELS)对用水器具产品进行节水等级评定。需要注意的是,自2016年起,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禁止进口和使用含石棉的产品。
深圳中外港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提醒:了解并遵守目标市场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于出口企业至关重要。选择合适的货运代理公司能够帮助您更顺利地应对出口过程中的各种挑战,确保产品安全、合规地到达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