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荷载报告/房屋新增设备承重检测
一、光伏荷载报告/房屋新增设备承重检测:
分布式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新型的发电和用电模式,具有就近发电、就近并网、就近转换、就近使用的特点,近年来得到**广泛的关注和推广。截至2010年底,**分布式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为23.4GW,占同期光伏发电系统累计装机容量的66.8%,可见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分布式发电是光伏应用的主流。我国**近年来已将分布式光伏发电作为发展清洁能源、化解过剩产能和应对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不断出台新政策鼓励推广。
目前,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一般安装于建筑屋面,而工业厂房建筑大多是比较低矮、平整的厂房,用电需求大且电**,于是成为大规模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可以选择场所。截至2006年底,我国拥有各类经济开发区1568个(含高新区、工业园等),规划面积9949km2[2],建筑密度取29.28%(以2012年**开发区调查结果为例),则可用于安装光伏系统的工业屋顶面积约达3000km2,以每kw光伏阵列占地约10㎡计算,则装机容量可达到300GW,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另一方面,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建设施工标准并不统一,针对不同类型屋面的承载能力评估不足,导致已建成的光伏项目运行质量堪忧
二、光伏荷载报告/房屋新增设备承重检测,该项目屋面光伏组件设计铺设方式有两种:
1、在钢筋混凝土屋面布设钢支架,并用混凝土压块压住钢支架以保证其的稳定,再将光伏组件铺设于钢支架上,相应屋面荷载增加约0.6kN/㎡(标准值);
2、直接将光伏组件平铺固定于现有屋面构件表面,不再架设钢支架和混凝土压块,相应屋面荷载增加约0.13kN/㎡(标准值)。实际在屋顶铺设光伏组件时是按照组件单元铺设,且单元间留有检修通道,故此次所取荷载偏于安全。
二、检测目的
本次结构检测的目的是以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房屋屋盖结构进行检测,测
量屋顶构件轴线位置、截面尺寸、钢板厚度,与原设计图纸进行对比复核,并通
过计算评估其承载力,明确厂房的结构现状,为后期增加荷载提供技术参数。
三、检测依据及标准
国家及行业相关技术规范:
1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 ;
2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3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4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 102-2002);
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6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7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11);
8 《黑色金属硬度及强度换算值》(GBT 1172-1999);
8 图纸等相关技术资料
四、检测项目和内容
根据检测的目的和要求,现场检测内容如下:
1 现场相关情况调查;
2 建筑、结构布置调查;
3 主要结构构件尺寸测量;
4 材料强度检测
5 结构外观缺陷普查;
6 结构承载力计算分析;
7 结构整体分析、评价。
三、光伏荷载报告/房屋新增设备承重检测:
随着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应用的推广,光伏屋面系统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确保光伏屋面系统的安全运行,加装光伏屋面荷载检测是非常必要的。
光伏屋面系统的安装需要考虑到屋面的荷载承载能力。光伏组件、支架和其他配件的重量会对屋面结构产生一定的荷载,如果超过了屋面的承载能力,就会导致屋面结构的损坏甚至坍塌。在加装光伏屋面系统之前,必须进行荷载检测,以确保屋面的安全性。
光伏屋面荷载检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屋面结构的评估:需要对屋面的结构进行评估,包括屋面的材料、结构形式、承载能力等。这可以通过查阅建筑设计图纸和咨询专业工程师来实现。评估的目的是确定屋面结构的Zui大承载能力,以便确保加装光伏屋面系统不会超过其承载能力。
2.光伏组件和支架的重量测量:需要测量光伏组件和支架的重量。光伏组件和支架的重量是决定屋面荷载的重要因素,必须准确测量。可以通过称重仪器来进行测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3.屋面荷载计算:根据光伏组件和支架的重量以及屋面结构的承载能力,进行屋面荷载计算。计算的目的是确定加装光伏屋面系统后,屋面结构所承受的荷载是否在安全范围内。如果计算结果显示超过了屋面结构的承载能力,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加固屋面结构或调整光伏组件和支架的布置方式,以确保屋面的安全性。
4.荷载测试:Zui后需要进行荷载测试,以验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可以通过在屋面上放置荷载测试仪器,监测光伏组件和支架对屋面的荷载情况。测试的结果应该与计算结果相符,如果存在差异,就需要重新评估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