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MD4169-16(《运输集装箱和系统用性能试验的标准实施规程》)是用于评估运输单元在一系列预期运输危险因素下的性能。该标准中划分的运输环境危害因素在实验室中对应的模拟测试项目如下:
进行ASTMD4169测试时,试样必须是完整装运单位,包括实际内装物。标准中推荐的测试级别基于运输和处理环境的可用信息,应按给定的测试顺序在相同的包装样品上依次进行测试。
ASTMD4169还设置了运输包装件的测试强度等级(保证水平),依据测试强度及风险发生概率,保证水平共分为I、II、III3级。其中I级测试强度较高,III级测试强度Zui弱,II级适中。该标准针对每一测试项目均设置了不同保证水平下的测试条件,例如项目a装卸测试自由跌落试验中,对于不同货运重量,在不同保证水平下有对应的跌落高度、跌落次数、跌落顺序等具体要求。
在选择测试方案时,需要了解运输包装件的相关特性(尺寸、重量、形式构造、运输方式、装卸方式等),明确测试项目的保证水平,建立测试实验的可接受标准,从标准中定义的18种配送周期(distributioncycle,dc)中选择与预期配送方式Zui接近的配送周期。常用的配送周期如dc13,含空运物流环境测试。如果没有定义物流环境,且较为常规普通的物流情况,通常选择dc1作为常规运输方式评估;dc2一般基于产品的特殊物流条件,客户可以从10个危害因素中任意选择合适的测试项目和测试顺序;d3-d13基本涵盖了所有货物运输方式,根据货物预期运输情况来选择相应的周期,对照项目进行测试。d14-d17针对进出口集装箱或大宗散货、仓储等物流环境测试。d18用于非商业运输,标准参考mil-std-2073-1。
需注意,ASTMD4169标准可能会更新,在实际应用中,建议参考Zui新版本的标准以获取Zui准确的信息和要求。具体的测试要求和项目可能会根据产品的特性、运输方式和相关法规的要求而有所不同。如果需要进行相关测试,可咨询专业的检测机构或技术人员,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