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2015是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的重要依据。该标准适用于多种承重结构的民用建筑及其附属构筑物。在这个标准下,鉴定结果分为不同类别。
安全性鉴定分为 Asu、Bsu、Csu、Dsu 四类。Asu 级表示“完好”,结构承载力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无危险点,房屋结构安全;Bsu 级为“基本完好”,结构承载力基本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个别结构构件处于危险状态,但不影响主体结构,基本满足正常使用要求;Csu 级是“限制使用”,部分承重结构承载力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局部出现险情,构成局部危房;Dsu 级为“危险”,承重结构承载力已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体出现险情,构成整幢危房。
正常使用性鉴定分为 Ass、Bss、Css 三类。主要从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耐久性等方面进行评估。
根据上述评级结果,房屋可靠性等级评定为 I、II、III、IV 四个等级。其中,I 级表示可靠性高,IV级表示可靠性低。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通过对建筑进行全面、科学的鉴定,可以及时发现建筑存在的安全隐患,为后续的维修、加固或拆除提供科学依据。也有助于规范建筑市场,提高建筑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分为安全性鉴定和正常使用性鉴定。不同的鉴定类型在不同的场景下有着特定的应用。
在建筑物大修前,全面检查是必不可少的,此时应进行可靠性鉴定,包括安全性鉴定和正常使用性鉴定。通过对建筑物进行全面的鉴定,可以了解建筑的整体状况,确定大修的重点和方向,确保大修后的建筑物能够安全、正常地使用。例如,在对一座老旧的办公楼进行大修前,通过可靠性鉴定发现其结构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如部分墙体出现裂缝,某些构件的承载能力不足等。也发现了一些使用性方面的问题,如卫生间设施老化、通风系统不畅等。这些问题的发现为大修提供了科学依据,使得大修工作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
当建筑物改变用途或使用条件时,也需要进行可靠性鉴定。因为建筑物的用途和使用条件的改变可能会对其结构和性能产生影响。例如,一座原本作为仓库使用的建筑,现在要改造成酒店。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进行可靠性鉴定,以确定建筑在新的用途下是否能够满足安全和使用要求。如果鉴定结果显示建筑的结构不满足新用途的要求,就需要进行相应的加固或改造。
当建筑物达到设计基准期继续使用时,同样需要进行可靠性鉴定。一般来说,建筑物在设计时都有一个预期的使用年限。当达到这个年限后,如果还想继续使用,就必须对建筑进行全面的鉴定,以评估其安全性和使用性。根据鉴定结果,决定是否需要进行维修、加固或拆除。据统计,约有30% 的老旧建筑在达到设计基准期后仍在继续使用,这些建筑都需要进行可靠性鉴定,以确保其安全。
在某些情况下,可仅进行安全性鉴定。比如危房鉴定及各种应急鉴定,当建筑物被判定为危房或出现紧急情况时,首要任务是确定建筑的安全性,以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房屋改造前的安全检查,在进行房屋改造前,需要对建筑的结构进行安全性鉴定,确保改造不会对建筑的安全造成影响。临时性房屋需要延长使用期的检查,对于临时性房屋,如果需要延长使用期,也需要进行安全性鉴定,以确定其在延长使用期内是否能够安全使用。使用性鉴定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当在正常使用性鉴定中发现安全问题时,应立即进行安全性鉴定,以确定问题的严重程度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一些情况下,可仅进行正常使用性鉴定。建筑物日常维护的检查,主要是为了确保建筑的使用功能正常,及时发现和解决一些小问题,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建筑物使用功能的鉴定,当需要确定建筑的使用功能是否满足要求时,进行正常使用性鉴定。例如,一座商场在进行重新装修后,需要对其使用功能进行鉴定,以确保商场的布局、设施等能够满足顾客的需求。建筑物有特殊使用要求的专门鉴定,当建筑有特殊使用要求时,如作为博物馆、实验室等,需要进行专门的正常使用性鉴定,以确保建筑能够满足特殊的使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