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办理的要求
1、企业应具备合法的营业执照等相关经营资质,且在正常经营状态。
2、拥有清晰的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及岗位的职责与权限,以便有效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相关工作。
3、需编制涵盖体系范围、方针、目标、组织结构、职责分配、程序文件等内容的管理手册,作为体系运行的纲领性文件。
4、全面、准确地识别企业内各类生产经营活动、作业场所、设备设施等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形成详细清单。
5、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等级(如可接受风险、一般风险、重大风险等),并留存相应的评价记录。
6、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制定具体的风险控制措施计划,明确措施内容、责任部门、实施时间等,确保风险处于可控状态。
7、及时收集、整理与职业健康安全相关的国家及地方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并形成清单,确保企业清楚了解并遵守相关要求。
8、明确任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管理者代表等关键管理人员,并以书面文件形式发布。
9、提供员工职业健康安全知识培训、技能培训、新员工入职培训等相关培训记录,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职业健康安全意识和能力。
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办理的作用
1、促使企业全面系统地识别工作场所中的各类危险源,如机械伤害、粉尘污染、噪声危害等,并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通过对风险的把控,能极大降低员工在工作过程中遭受职业伤害的可能性,切实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在认证办理及体系运行过程中,企业会开展一系列的培训和宣传活动,向员工普及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使员工更加清楚了解自身工作环境中的潜在危险以及如何进行有效防范,从而提升员工的整体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流程,从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估、控制措施制定,到法规遵循、人员培训、运行监控、应急管理等各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规范和要求。这有助于企业梳理并优化内部管理流程,减少管理漏洞,提高管理效率。
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强调持续改进,通过定期的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活动,企业能够及时发现体系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风险控制措施执行不到位、员工培训效果不佳等,并针对性地采取改进措施,不断完善管理体系,使其更加适应企业发展和实际工作环境的需要。
5、在当今市场环境下,许多客户在选择合作伙伴时,除了关注产品质量和价格外,也越来越重视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水平。持有认证证书表明企业在保障员工职业健康安全方面达到了一定的标准,能够满足客户对于合作伙伴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要求,从而增加客户对企业的信任度,有助于拓展业务。
6、办理认证证书的过程促使企业深入了解并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职业健康安全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通过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企业能够更好地将法规要求融入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确保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在法律框架内进行,避免因违法违规而面临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