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12945-1-2020《纺织品织物表面起球、起毛或绒毛紊乱的测定 第1部分: 起球箱法》已于2020年10月正式发布,取代了原第一版标准ISO12945-1:2000。应该说这次更新无论在测试方法还是评价方法上都有较大的改变。
一. 测试前的预处理
相较于2000版的略带强制性的表述 (7.1),2020版则将是否需要对测试样品进行预处理的决定权交给了委托和检测双方,甚至更倾向于不做预处理直接进行测试的选项。
2000版:
2020版:
(原谅穷编辑买不起原版清晰标准,只能找两张糊图给大家参比)
二. 测试转数
过去ICIPilling的滚箱转数因2000版中没有指明,各家机构都有各自的操作惯例,这次2020版特别汇总了集体常用的一些转数,在附录A的表A.1中列明。
从上表可知,测试的转数一般以面料的织造工艺为区分依据,表格给了可选区间,但具体还需要委托方和测试方的再协商。
CEN技术委员会新颁布的ISO 12945-4:2020《纺织品织物表面起球、起毛或绒毛紊乱的测定 第4部分:用目视分析对起球、起毛或起毛的评定》是将原ISO12945-1:2000中的第9章内容都迁移到这个新标准中,并做了适当的改变。现ISO 12945-4:2020成为是适用于ISO12945 一系列起毛起球测试方法的统一的评级方法。 来说说这次评级更新的主要改变:2000版是对测试前后织物进行视觉比对后,起毛和起球情况的总体的感官评判。
从截取的上表可以知悉,起毛和起球程度的表述是被整合在一起的。轻量的磨毛效果只伴随轻微的起球情况出现,明显的磨毛效果即会伴随严重的起球情况,这就给评级人员带来了难度。因为织物特性各异,没有起毛但起球严重或显著起毛而无结球的情况在实际测试中也很多见。这一不适用性在2020版中得到了改进。
ISO12945-4:2020中,对测试织物的目测评级分为三部分:起毛、起球、绒毛紊乱。要求至少两个测试员对测试后织物在同样的环境下评级,对起毛、起球和绒毛紊乱情况分别给出相应的级数。当实验员间对同一块测试织物的评级结果有差异,且差异大于等于1级时,则需要重新进行评级。如果差异依旧存在,则报告中除平均值外,还需将评级结果的Zui大值与Zui小值也进行说明。 “绒毛紊乱”是2020版中新提出的一项考核要求,其仅针对表面有明显起绒的织物,且绒毛必须有一致的倾向性,例如人造假毛、珊瑚绒、植绒等,做保暖内衣类的磨毛面料应该不算。 这里主要就说了ISO12945-1三个方面的更新,其他一些诸如:滚箱箱体大小的允差,滚箱里软木垫的尺寸允差,PVC粘带的宽度允差皆按下不表了。小编专业知识不扎实,可能文章还有纰漏之处,敬请各位专家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