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产品单次跌落测试周期
对于结构相对简单、功能较少的产品,如普通塑料文具、小型简单的五金工具等,单次跌落测试周期可能较短。如果是按照标准高度(如 1米左右),进行 6 - 10 次不同姿态(如正面、侧面、角等)的跌落测试,每次跌落后进行简单的外观检查(约 5 - 10分钟)和基本功能验证(如果有功能,约 10 - 15 分钟),全部完成可能只需要几个小时。
例如,一个普通塑料直尺的跌落测试,将直尺从 1 米高处,分别以长边、短边、角着地各跌落 3次,每次跌落检查直尺是否有断裂、变形情况,外观检查可能只需要 3 - 5分钟,由于直尺功能简单,功能验证基本可以和外观检查同步进行,整个测试过程可能 2 - 3 小时就能完成。
复杂产品单次跌落测试周期
对于复杂的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单次跌落测试周期会较长。因为这些产品功能复杂,每次跌落后需要详细检查各种功能,包括屏幕显示是否正常、触摸功能是否正常、各个传感器(如加速度计、陀螺仪等)是否正常工作、通信功能(如Wi - Fi、蓝牙、蜂窝网络)是否完好等。
以智能手机为例,从 1.5 米高度进行跌落测试,分别以正面、背面、四个侧面和四个角着地,每次跌落后进行外观检查(约 10 -15 分钟),功能检查可能需要 30 - 60 分钟甚至更长时间。如果进行 10 - 14 次这样的跌落,整个测试周期可能需要 2 -3 天。
批量产品跌落测试周期
当对批量产品进行跌落测试时,周期会更长。要考虑抽样比例,如果按照一般的抽样标准(如 GB/T 2828.1 - 2012等相关标准)进行抽样,假设一批产品有 1000 件,抽样比例为 5%,即 50 件产品需要进行测试。
若每件产品的单次跌落测试周期如上述复杂产品需要 2 - 3 天,那么全部完成这批产品的抽样跌落测试可能需要 100 - 150天左右。这还不包括可能出现产品不合格后的重新设计、重新抽样测试等情况,这些都会延长测试周期。
产品改进后的重复测试周期
如果产品在初次跌落测试后发现问题,进行了改进,需要进行跌落测试来验证改进效果。这个周期和初次测试类似,但如果改进涉及到产品的关键结构或复杂的功能模块,可能需要更加严格的测试条件和更多的测试次数,周期也会相应延长。例如,一款电子产品改进了内部的电路板固定方式以增强抗跌落性能,测试时可能会增加跌落高度或者次数,这样测试周期可能会比原来增加1 - 2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