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在充电桩的充电电量计算是一个涉及多个变量和过程的复杂问题。以下是对电动车在充电桩充电电量计算的详细分析:
充电阶段
恒流充:在电池电量较低时,使用较大的恒定电流进行充电,使电池电压快速上升。此阶段电流较大,充电速度快,但发热严重。
恒压充:当电池电量恢复到约70%-80%时,转为恒压充电,使电池电压慢慢升至额定电压附近。此阶段电压恒定,电流逐渐减小。
浮充:电池基本充满后,以小电流对电池进行涓流细充,起到保养作用。
计算公式
功率计算:功率(kW)=电压(V)× 电流(A)× 充电位数。电压通常为220V或380V,电流根据需求和安全性选择,充电位数指充电桩的充电口数量。
充电时间计算:充电时间(小时)=电池容量(kWh)/ 充电功率(kW)。电池容量是电动车电池的总容量,充电功率是充电桩的输出功率。
充电费用计算:按充电量计费时,服务商设定每度电的价格,用户支付的充电费根据充电量计算。
损耗因素
线路损耗:由于线路电阻的存在,电能在传输过程中会有损耗。例如,威马EX5在6.3KW充电时,线上损失了14%的电能。
充电机损耗:充电桩内部的充电机在工作时也会消耗一部分电能。
电池能量转换损耗:电池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都存在能量转换损耗,这部分损耗约占总电能的15%左右。
电动车在充电桩的充电电量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变量和因素。为了得到准确的充电电量,需要综合考虑充电阶段、计算公式以及各种损耗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