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特迪瓦企业出海干货分享(四)
写在正文之前,无论如何要八卦一下科特迪瓦这个西非明珠的宝藏国家,2023年从中国进口了总价值360多万美金的啤酒和134.8万美金的ChineseBaijiu。科特迪瓦自制了由各种棕榈树包括油棕榈酒和酒椰叶纤维蒸馏获得的白酒叫koutoukou。
企业劳动法&土地法规政策干货分享
劳动就业法规
1. 劳动法核心内容
科特迪瓦《劳动法》规定了4种雇用合同形式:固定期限合同、不固定期限合同、按照个人绩效实行的合同和按照工作周期和工作量实行的合同:
(1)不固定期限合同,雇佣方只要不违法即可解除合同,无须知会劳动监察部门;
(2)雇佣方有权在适当时间召开会议,正式通知并通过公司代表、劳工监察员按照有关法律向相关人员解释解聘事宜;
(3)雇佣方和受雇方在协商情况下终止合同,这种终止合同的形式允许雇主或受雇方在协商后终止双方关系;
(4)在非正常情况下终止合同,应赔偿Zui多1年(特殊情况下18个月)的工资损失。
2015年2月,科特迪瓦政府通过了新版《劳动法》,更加强调“稳定就业”和“工会自由”,新增了有关“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条款,并综合考虑了保障毕业生实习权利的有关问题。
2. 外国人在当地工作的规定
外国人在科特迪瓦工作需取得长期居住证,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用,遵守各项法律,享受科特迪瓦对本国劳工同等的权益保护和法定假期。
外国企业在科特迪瓦获得土地的规定
1. 土地法的主要内容
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科特迪瓦就实行了“土地改革”,确定土地所有权属村社,劳动成果归土地使用者所有,土地一旦被开发,这块土地就可登记在开发者名下。随着科特迪瓦外籍人口的增加,土地所有权的矛盾开始突出。科特迪瓦《国籍法》与次地区《公民身份法》的相互矛盾,造成了无国籍问题的发生,导致群族之间因土地纠纷发生的暴力冲突时有发生。
2. 外资企业获得土地的规定
科特迪瓦《国籍法》规定,只有出生在科特迪瓦,并且父母也出生在科特迪瓦,才被承认是“真正的”科特迪瓦人。1998年的《土地法》规定,只有“真正的”科特迪瓦人才能获得土地所有权。外国企业和外国人不能获得土地所有权。
根据科特迪瓦外国投资法的规定,外国企业可以依法获得土地使用权,并按规定缴纳相应的使用费用。
有意向出海科特迪瓦的企业根据不同的行业要求,除了Zui基础的劳动就业规定和土地使用相关规定,环境保护法规也需要关注。
环境保护法规
1.环保管理部门
科特迪瓦主管环境保护的部门是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部及其下属的国家环境署(ANDE)。
项目实施单位与有资质的环评公司合作编制项目环评报告,并提交至ANDE审核,ANDE按照科特迪瓦《环境法》规定的环保标准确定是否给予项目环保许可证。
网址:ande-ci.com 电话:00225-22470865
邮箱:info@ande-ci.com
科特迪瓦的环保法律法规是1996年修订的《环境法》。
2. 环保法律法规基本要点
(1)国家所有建设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必须明确环保措施,经相关部门审核后方可实施。
(2)严禁进口、贩卖、储存有毒或有核辐射的垃圾或工业原料,违者处15~20年有期徒刑,并罚款1亿~1.5亿西非法郎。
(3)严禁向河流、泻湖、海洋中倾倒有毒物质、工业废料、医疗垃圾等污染物,违者处2个月至2年有期徒刑,并罚款200万~5000万西非法郎。
(4)由国家环境署裁定企业是否制造空气污染,如裁定确实,则处以责任人2个月至2年有期徒刑,罚款5000万西非法郎。
(5)违法采伐森林或违法放牧者,处以2个月至2年有期徒刑,罚款200万~5000万西非法郎。
(6)蓄意破坏古迹、重要纪念设施的,处以2个月至20年有期徒刑,罚款200万~5亿西非法郎。
以上关于科特迪瓦环保法的处罚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是相当严苛的,也说明了科特迪瓦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4. 环境影响评估法规
科特迪瓦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部对所有在科特迪瓦建设的承包工程或投资生产类项目均要求在项目建设前进行环境评估,由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部派出专家对项目进行环评,通过后方可实施,并要向科特迪瓦政府交纳一定的环境资费。
在文章开头以真实的酒类出口数据刷了个科特迪瓦的八卦,除了酒类产品,科特迪瓦从我国进口的主要几大行业涵盖:冷冻食品(蔬菜,海鲜,茶,果汁等其他粮食产品),空调相关产品,化工矿产品,冰箱制冷相关产品。
科特迪瓦除了出口咱们众所周知的可可,腰果,还有镍矿产品,石油,橡胶等大宗产品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