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见测试标准:
ANSI 107《反光服装用品测试》
EN ISO 20471《高能见度服装-测试方法和要求》
GB/T26377《逆反射测量仪》
GB/T18833《道路交通反光膜》
GB 20653《防护服装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
GB/T28468《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反光校服》
…
面积量测需以Zui小尺寸之服装为主,并调整所有黏扣带至服装呈现Zui小面积配置时,量测其面积。以图1高可见度警示服装之图示中的X数值为例,即代表以量测之结果对照表2之评等级数。高可见度服装必需以高可见度材料全面围绕制作,如在环绕人体躯干、四肢使用反光材料和萤光材料,以确保360的可见度(设计之相关要求,请参考标准BSEN ISO 20471:2013+A1:2016包覆躯干之图式)。
参考资料: BS EN ISO 20471:2013+A1:2016附录A
表2 高可见度材料之Zui小面积要求
单位:㎡
图1高可见度警示服装之图示
一、非萤光材料之色牢度要求(服装无萤光区域的部分)
2.耐汗色牢度:采用ISO 105-E04之规定进行试验,浸泡在标准规定之汗液中,再经检测流程,流程完成后评级,需达4级(参见图2、图3)。
3.耐水洗、耐干洗、耐热压烫、耐氯漂染色坚牢度:依据服饰洗标之建议选择适当之测试方法(如表3)进行测试,测试方法可依标准规定选择其温度、时间、强弱。进行耐水洗及耐干洗污染、耐热压烫、耐氯漂之污染结果,需符合表3之要求(参见表3、图2、图3)。
表3 色牢度


图2染污评级

图3变褪色评级
二、非萤光材料之水洗尺寸变化(服装无萤光区域的部分)
1. 材料洗涤尺寸变化依ISO13688之标准程序洗涤,可依需求选择适合之温度与水洗方法测试。2.针织材料纵横向不超过5%。
三、非萤光材料之机械性质(服装无萤光区域的部分)
2. 针织布爆破强力可依ISO 13938-1或ISO13938-2规定试验,其测试面积若为50cm²,爆破强力平均值不可小于100kPa,若测试面积为7.3cm²,爆破强力平均值不得小于200 kPa。
3.高可见度服装Zui外层之涂层布及贴合布料之断裂强力依ISO 1421:1998 method1规定试验,测出来结果数值不得小于100N,撕裂强力则必需依ISO 4674-1 methodA规定试验,其测试结果不得小于20N。
表4 断裂伸长率与测试条件
四、背景材料与组合材料之荧光颜色辉度[1]要求(具有高吸光度之荧光材料与反光材料部位)
[1]辉度:Luminance(L),光源在某一方向上,单位投影面积所发出的光强度,用来评估发光体对眼睛之刺激程度。
[2]现状测试:测试用服装原本之状态,未经照光或水洗。
表5各颜色色度座标与辉度要求
五、生理舒适性
具防雨功能之服装(除了短袖上衣和背心外),现状测试[2]及要求需符合EN343防雨防护服之生理舒适性之要求(参见表6)。其他单层或多层服装,其水蒸气阻度(Ret) [3]不得大于5m²·Pa/W,若水蒸气阻度大于5m²·Pa/W,必需依ISO11092之规定量测透湿指数,其透湿指数必需≧0.15。
[2] 现状测试:测试用服装原本之状态,未经照光或水洗。[3] 水蒸气阻度:water-vapourresistance(Ret),水蒸气穿透织物之阻度。数值越小,代表湿气要透过材质的阻力愈小。
表6 EN343水蒸气阻度
单位:㎡·Pa/W
▼ 暖体假人湿阻测试系统--PTTeknik 出汗暖体假人系统
暖体假人湿阻测试系统能够模拟人体的体温、出汗、呼吸等功能,逼真地模拟人体在不同环境下的身体状态,从而全面地反映人体、服装和环境的热湿交换过程,对服装的热湿传递性能做出综合评价;大型灾害环境舱可以提供高低温、冷冻、强风、雨淋、降雪等灾害环境,利用环境舱可以开展复合环境下防护服装综合性能测试,如保暖性能、舒适性能、环境适应性等。
六、反光性能规定
高可见度警示服装除使用高可见度材料(如荧光布)达到警示功能外,也针对反光材料进行反光性能测试,如一般国内常见的警用雨衣反光条,需达到如表7所示反光系数,以确保穿着安全性。表7 单一功能性反光材料之反光系数下限值
单位:cd/(lx·㎡)
注:角度制,1°=60′(1度为60分)。
▼ RoadVista932 逆反射系数测试仪
逆反射系数测试仪可在现场、实验室或车间中使用。932系列获得专利技术,让使用者在轻松的按下测试按键后,能准确测量材料的实际逆反射系数值,并测试反光材料的颜色是否符合颜色定义标准。
(点击图片,查看产品资料)
以上所有测试皆是为了帮助在危险空间或严峻环境下,增加工作人员的能见度,提供具有提醒用高强度视觉的特定要求,使人注意颜色及光的反射,并达到防护服保护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