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储能技术大规模应用
电化学储能(如锂离子电池)成本下降推动装机量激增,2023年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已超30GW。
抽水蓄能仍是主力,多地规划大型项目(如河北丰宁电站,全球大)。
03. 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化
01)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
跨省跨区电力交易机制完善,绿电交易试点(如广东、浙江)扩大,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
现货市场试点省份(如山西、山东)探索电价实时波动机制,反映供需关系。
02)碳市场与绿证机制联动
全国碳市场将逐步纳入更多行业(目前以发电行业为主),推动火电企业减排。
绿色电力证书(绿证)交易与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挂钩,激励企业采购绿电。
04. 区域布局优化与产业协同
01)西部能源基地崛起
内蒙古、新疆、青海等地依托风光资源打造“风光大基地”,配套储能和特高压外送通道。
例如,青海“清洁能源示范省”规划到2025年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90%以上。
02)东部负荷中心低碳转型
沿海省份通过海上风电(如广东、江苏)、分布式光伏和核电替代煤电。
氢能产业链(如电解水制氢)在东部试点,探索与可再生能源协同。
03)城乡电力需求差异调整
农村地区分布式光伏和生物质能推广(如“整县推进”光伏政策)。
城市负荷中心聚焦综合能源服务(如充电桩、数据中心供能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