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电动车充电桩车棚要求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选址与布局
位置选择:不应占用、堵塞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不应妨碍灭火救援、影响消防设施使用;应远离积水、高温、剧烈震动和易燃易爆物质(或场所),也不应与儿童活动、老年人照料场所贴邻,不应在场所内敷设易燃、可燃液体管道或燃气管道。
与建筑间距:车棚与相邻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6 米,确需与建筑贴邻时,贴邻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建筑与结构
高度限制:一般高度不得超过 2.5 米,且四周不能进行围合,以保证通风和安全。
材料要求:车棚的承重材料和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 A 级。
消防与安全
灭火配置:按严重危险级配置灭火器。
分隔要求:充电车位应分组布置,车棚内每组充电车位不应超过 30 个,各组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 2 米,不足 2米时应采用高度不低于 1.5 米、耐火极限不低于 1 小时的不燃材料分隔。
防火单元:如果是利用地下车库作为充换电场所,应设置在地下一层并形成独立的防火单元,每个防火单元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 300平方米,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3 小时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区域完全隔开。
电气与充电设施
配电箱安装:配电箱不应安装在车棚内,以防止发生火灾等安全事故。
充电设备布局:充电棚开放的两侧 1.6米内不应安装充电设备,应放置灭火器等灭火装置;一排充电棚中,安装充电设备的一侧的棚顶应在低位,且棚顶檐口应延长至充电设备距离不得小于1.2 米;双排车棚的充电设备宜安装在中间位置,如安装在两边,棚顶的檐口应延长至充电设备距离不得小于 1.2 米。
通风与排水
通风条件:车棚周围不应设置封闭式围挡设施,周围的开口面积应大于其总面积的50%,并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以排除充电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可燃气体等。
排水设计:车棚内地面应设置一定的排水坡度,一般不小于0.5%,并在适当位置设置排水沟或排水地漏,确保雨水和冲洗水能够顺利排出。
其他
配套设施:车棚内宜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具备火灾自动报警功能的视频监控系统。
疏散距离:若在地下车库,防火单元内任一点至所在防火分区较近安全出口的疏散距离不应大于 60 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