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球首款卷轴屏AIPC在CES展会上惊艳亮相,当联想的AI服务“小天”在180个国家落地生根,这家从“1998元买电脑”时代走来的科技企业,正以创新为桨、以全球化为帆,在数字浪潮中书写新的传奇。走进联想,我们能学到什么?这不仅是一家企业的转型史,更是一部关于技术、战略与文化协同进化的启示录。
一、复盘进化论:从“”到“进化”的学习革命
在联想的未来科技中心,一块电子屏实时显示着全球项目的复盘进度。
方法论迭代:联想将复盘从简单的“”升级为系统化方法论,包括5大步骤(目标回顾、结果评估、原因分析、经验、行动改进)和5大原则(实事求是、开放心态、反思自我、坦诚表达、集思广益)。其独创的“柳传志环”通过“沙盘推演—实际执行—复盘反馈”三次循环,将决策准确率提升40%。
实践案例:在收购IBMPC业务后,联想通过复盘整合供应链,实现效率提升30%;在智能手机业务中,复盘帮助团队快速迭代设计,使某款机型销量提升40%。
文化渗透:复盘成为联想文化的核心,从高层战略决策到一线项目执行,每个关键节点都必须经过复盘。这种“持续改进”的组织记忆,让联想在35年中始终保持着创业公司的敏锐度。
二、管理实战哲学:从“入模子”到“折腾人才”
联想的管理哲学,藏在“入模子”培训班的课堂里。
文化融合:新员工需通过“入模子”培训融入联想文化,管理人员需定期参加研讨班。这一机制被证明能有效提升团队凝聚力,联想员工流失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人才战略:联想通过“折腾人才”机制(如轮岗、竞聘、高目标挑战)培养了一批战略型人才。杨元庆在32岁时即通过内部竞聘成为PC业务,其主导的“双模式战略”助力联想登顶全球PC王座。
执行铁律:联想强调“以目标为导向,以结果论英雄”,通过严格的KPI考核和“红蓝军对抗”机制,确保战略落地。某产品团队曾因未达成季度目标,全员降薪10%并重新竞聘上岗。
三、转型密码:从“PC”到“3S”
联想的转型之路,是一条从硬件到服务的进化轨迹。
3S战略:联想通过智能设备(SD)、智能基础设施(SI)、方案服务(SS)三大业务线,构建起全栈AI能力。其方案服务业务6年复合增长率达37.1%,已超越传统PC业务成为增长引擎。
市场成效:PC业务稳居全球第一,非PC业务占比超55%。联想与微软、英伟达合作推出的AIPC,预定量突破50万台;其智能基础设施支持了宁德时代、三一重工等500余家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技术布局:联想在AI、边缘计算、混合云等领域持续投入,发布“擎天”智能IT引擎,可快速组合出定制解决方案。其“东数西算”战略在宁夏、甘肃布局绿色数据中心,助力国家碳中和目标。
四、走进联想参观学习:
站在AI与全球化的交叉口,联想用代码与钢铁书写了一部科技平权的史诗。其启示在于:企业竞争的本质,是进化能力的竞争;而技术创新的价值,在于让复杂的世界变得更简单。当其他企业还在追逐“风口”时,联想早已成为新的“造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