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通常是指 ISO 14001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以下是申办的要求和流程:
申办要求
企业法律地位与合规性:企业必须具备行政管理部门或相关机构颁发的法人资格注册登记,且需维持其注册信息的时效性,定期通过年检程序,以确保企业法律地位的稳固与合法经营的连续性。
行政许可与资质完备: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企业若涉及特定行业或领域,需持有有效的行政许可文件、许可证或资质证书,并附上新的年检合格证明,以证明其业务活动的合法性与性。
产品与服务的合规性:企业所生产、加工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规、安全卫生标准及相关行业规范,确保产品与服务的质量安全,维护消费者权益及环境健康。
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企业需依据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基本依据及专项技术要求,构建并实施一套文件化的环境管理体系。此体系需经过至少三个月的有效运行,以验证其在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确保环境管理活动的系统化、规范化与持续改进。
环境监测与评估:针对环境管理体系的申请,企业需提供环境安全监测报告,以客观反映其环境管理成效及潜在风险。根据实际需要,可能还需提交“环境影响评价”(环评)、“安全评价”(安评)报告及其批复文件,以及“三”(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设计、施工、投产使用)验收报告,确保环保措施的有效落实。
地理位置与工艺流程:企业应提供详细的地理位置信息及厂区平面示意图,便于审核机构了解企业的空间布局与环境影响范围。主要工艺流程及污染物产出示意图的提交,有助于评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及污染控制措施的合理性。
污染物排放与事故记录:企业需明确其污染物排放所遵循的执行标准,并提供相关证明文件,以证明其排放行为符合国家标准或更严格的地方标准。对于申请组织在过去一年内是否发生重大事故,需出具无重大事故证明,以体现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及环境责任意识。
申办流程
前期准备工作
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企业要按照 ISO 14001标准要求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包括制定环境管理方针、目标、指标和计划,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建立环境管理流程和程序,以及开展环境培训和教育等。
确定申请认证范围:明确企业需要管理的环境因素和污染物,确定体系覆盖的产品、服务、活动和场所等范围。
选择认证机构:选择经国家认监委批准、具有资质和良好声誉的认证机构,了解其认证流程、要求和费用等信息。
准备相关文件资料:准备企业简介、组织架构、生产流程、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如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环境因素识别记录、监测报告等资料。
提交申请
填写申请表:向选定的认证机构提交正式的认证申请,填写完整的申请表格,包括企业基本信息、管理体系覆盖范围等内容。
提交申请材料:随申请表附上组织简介、管理体系手册、程序文件、相关记录等申请文件资料,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审核与现场检查
文件审核:认证机构对申请企业提交的申请表、组织简介、管理体系手册、程序文件等申请文件进行审核,检查文件是否符合 ISO14001 标准要求,是否覆盖了企业的环境管理活动。
现场检查:认证机构派遣审核员到企业生产现场进行检查,核实企业的实际情况是否与文件描述一致,是否符合 ISO 14001标准要求。审核员会检查生产设备、环保设施的运行情况,查看环境管理相关记录,如环境因素识别记录、监测报告、培训记录、应急演练记录等。
人员访谈:审核员与企业管理层和员工进行访谈,了解企业的环境管理理念、员工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认知和执行情况,以及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如何落实环境管理措施等。
审核结论与证书颁发
审核结论:认证机构根据文件审核和现场检查的结果,出具审核结论。如果企业通过审核,认证机构将颁发 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如果企业存在不符合项,认证机构会提出整改要求,企业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并提交整改报告,认证机构会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
证书颁发:证书的有效期一般为三年,在有效期内,认证机构会进行监督审核,以确保企业持续符合 ISO 14001标准要求。监督审核的频率通常为每年一次,企业应积极配合监督审核工作,按时提交相关资料和接受现场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