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出口必读:UN38.3认证全流程指南
一、UN38.3认证概述
UN38.3认证是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试验和标准手册》第3部分38.3条款的简称,是锂电池航空、海运、陆运前必须通过的安全性能测试标准。该认证旨在确保锂电池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因短路、过充、高温等引发安全事故,是锂电池出口的强制性要求。
二、UN38.3认证适用范围
产品类型:
包括锂离子电池、锂聚合物电池、锂金属电池等,涵盖手机电池、笔记本电脑电池、储能电池、电动工具电池、平衡车电池等。运输方式:
航空运输、海运、陆运均需提供UN38.3认证报告。
三、UN38.3认证全流程
1. 申请准备
资料清单:
申请表(需填写产品型号、规格、用途等信息);
电池规格书(包含电压、容量、尺寸等参数);
产品说明书、电路图、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样品(电池成品10个+电芯20个,具体数量需根据实验室要求);
包装图片(外包装、内包装、打开包装后的照片)。
注意事项:
样品需印有型号、电压、容量、瓦时值等参数,且需与出货产品一致。
2. 报价与签约
报价依据:
根据产品类型、测试项目、样品数量等确定费用。签约流程:
确认报价后,签订服务协议并支付全额项目费用。
3. 样品寄送
寄送要求:
按实验室要求妥善包装样品,确保运输过程中不损坏。
4. 测试阶段
测试项目:
高度模拟:模拟高空低压环境(11.6kPa,20±5℃)保存6小时;
高低温循环:在-40℃和+75℃之间循环存放10次,每次6小时;
振动试验:模拟运输振动,频率7Hz至200Hz,3小时内完成三维方向12次振动;
冲击试验:模拟运输冲击,撞击能量150J;
外短路试验:在+55℃下,电池端子间施加小于0.1Ω的短路电阻;
过充电试验:用两倍正常电流充电至电压达两倍正常值或持续24小时;
强制放电试验:用正常电流放电至0V或持续24小时,再反向充电30分钟。
附加测试:
若锂电池未与设备安装在一起,且每个包装件内装有超过24个电池芯或12个电池,需通过1.2米自由跌落试验。
5. 报告与证书
报告内容:
测试通过后,实验室出具UN38.3测试报告及鉴定书。证书有效期:
UN38.3测试报告长期有效,但需配合MSDS、空运/海运鉴定书等文件使用。
四、UN38.3认证注意事项
选择quanwei实验室:
需通过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实验室进行测试。测试周期:
资料齐全情况下,测试周期为2-3周。费用差异:
费用受产品类型、测试项目、样品数量等因素影响,无固定标准。包装要求:
电池需单独包装,防止短路;
每个包装件需标注锂电池标识及破损处理措施;
毛重不超过30kg(特殊情况除外)。
运输文件:
需提供运输声明、随机文件等,说明包装件中装有锂电池及破损处理措施。
五、UN38.3认证的重要性
合规要求:
UN38.3认证是锂电池出口的强制性要求,未通过认证的锂电池无法通过航空、海运、陆运出口。安全保障:
通过严格测试,确保锂电池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发生起火、爆炸等安全事故,保障运输安全。市场准入:
UN38.3认证是锂电池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有助于提升产品竞争力。
六、UN38.3认证后续要求
MSDS更新:
需提供Zui新版本的MSDS,包含锂电池成分、应急处理措施等信息。运输鉴定书:
需提供空运/海运鉴定书,证明锂电池符合运输要求。标签标识:
锂电池包装上需贴有UN38.3认证标识及锂电池标识。
七、
UN38.3认证是锂电池出口的必备条件,企业需严格按照流程准备资料、选择实验室、完成测试,并确保包装、运输文件等符合要求。通过UN38.3认证,不仅能保障运输安全,还能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助力企业高效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