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系认证要求企业对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梳理和规范,明确流程和职责,有助于消除管理中的混乱和漏洞,提高运营效率。
持续改进:通过建立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机制,企业能够不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实现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竞争力。
一、三体系认证办理流程
1. 前期准备
- 确认认证范围:明确企业业务范围(如生产、服务类型),确定认证覆盖的部门和活动。
- 选择认证机构:认监委备案的quanwei机构,避免“野鸡证书”。
2. 体系建立与运行
- 培训与文件编制:
- 聘请顾问或内部人员学习标准,编写《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
- 示例:ISO 9001需建立“客户投诉处理流程”,ISO14001需制定“废弃物管理程序”。
- 试运行3个月:执行体系文件,保留记录(如内审报告、管理评审记录)。
3. 认证审核
- 第一阶段(文件审核):
审核组检查体系文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如ISO 45001是否包含风险识别表)。
- 第二阶段(现场审核):
实地验证执行情况(如抽查生产车间环境管理、员工安全防护措施)。
- 整改与发证:
不符合项需在10-30天内整改,通过后颁发证书(有效期3年)。
4. 监督审核
- 每年1次监督审核,确保体系持续有效;
- 第3年复审:需全面重新审核。
二、三体系认证费用和周期
三体系一起办理的费用在10000~20000元左右,具体要看公司情况和发证机构。
证书都是三年有效,每年需要年审,年审费用会稍微便宜一点。
三、三体系认证企业申请条件
1. 基本门槛
- 合法经营:营业执照满3个月(部分机构要求6个月);
- 无重大违规:近1年未受环保、安监部门行政处罚。
2. 体系运行条件
- ISO 9001:至少3个月的质量记录(如检验报告、客户反馈);
- ISO 14001:环境因素识别清单、环评/排污许可(若需);
- ISO 45001:职业病危害评估、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3. 人员要求
- 至少1名内部审核员(需参加标准培训并获证书);
- 管理层需参与体系策划(如总经理签署《环境方针》)。
四、常见问题解答
认证周期多久?
- 从启动到拿证:3~6个月(无咨询辅导可缩短至2个月)。
证书是否国际通用?
- 是的,但出口企业需确认认证机构是否有IAF国际互认标志(如CNAS)。
生产型企业与贸易公司要求差异?
- 生产型企业需审核车间现场,贸易公司侧重文件流程(如采购质量控制)。
五、三步走策略
1. 诊断:确定企业需求(如投标急用可优先ISO 9001);
2. 落地:建立体系并试运行,确保记录完整;
3. 认证:选择高性价比机构,通过审核后维护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