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企业拥有海外营销渠道,但缺少内销渠道,需要建立国内营销体系,确立面向国内消费者的营销方式。部分长期依赖海外订单的外贸企业,缺乏国内营销网络和品牌运营经验。部分企业反映,出口产品品质过硬,但因国内外设计规范、定价机制差异等,内销难度较大;许多外贸产品在国内品牌度低或尚未建立国内品牌体系,可能陷入“低价内卷”,导致利润空间压缩。国际转口贸易:保税区开展转口贸易货物仓储、分拣、分销、包装、刷唛、贴标、或者分批征税进口。例如美国出口的货物到坪山保税区卸货仓储,分拣,包装部分进口到国内,部分
出到东南亚国家。
案例分享:东莞某游戏机生产企业,以前的生产模式是游戏机的储存设备从国外一般贸易进口到东莞工厂,东莞工厂生产游戏机外壳以及包装彩盒,在工厂进行加工生产产品全部销售到美
国, 这样的情况下游戏机的储存设备一般贸易进口到国内需要交关税以及增值税;现在企业转变原来的生产模式,把组装工艺搬迁到坪山保税区我司仓库, 游戏机储存设备从国外进到坪
山保税区是免税的, 国内工厂生产的游戏机外壳以及包装彩盒一般贸易出口到保税区(一般贸易出口可以享受出口退税),在保税区内进行货物的组装和包装。 这样企业节省了一大部分
进口储存设备的关税和增值税,为企业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
保税区转口贸易是指利用保税区的“境内关外”政策优势,通过第三国中转或直接在保税区内进行货物分拣、包装、贴标等简单加工后再出口的贸易模式。这种模式可帮助企业规避高额关税、反倾销税,优化供应链成本,并提高物流效率。以下是保税区转口贸易的关键要点:
一、保税区转口贸易的主要模式
纯粹转口贸易
货物从生产国进入保税区后,不进行实质性加工,仅更换物流单据或包装后转口至消费国。
适用于规避反倾销税或配额限制,如通过出具第三国原产地证(如马来西亚、新加坡)降低进口关税。
加工转口贸易
货物在保税区内进行分拣、贴标、包装、简单组装等增值服务后再出口。
典型案例:国内工厂出口零部件至保税区,与国外进口的核心部件组装后整柜出口。
单据处理贸易
货物不实际进入中转国,仅通过文件操作(如更换提单、原产地证)完成货权转移。
二、保税区转口贸易的优势
税收优惠
境外货物进入保税区免征关税、增值税,国内货物入区视同出口可申请退税。
物流成本低
相比香港仓储,深圳保税区租金和人工成本更低,且支持“一次报关、一次查验”快速通关。
规避贸易壁垒
通过第三国转口(如中亚、东南亚)可绕过欧美反倾销税,如光伏、钢铁等行业。
供应链灵活
支持全球采购、分拨配送,如酒店用品商在保税区集中分拣后发往国内外市场。
三、操作流程
货物入区
国内货物以一般贸易出口至保税区(可退税),国外货物免税进入。
仓储与加工
在保税仓内进行分拣、贴标、包装等(需符合海关监管要求)。
转口出口
重新申报出口至目标国,提供中转国原产地证等清关文件。
四、适用企业
加工贸易企业:需核销手册或采购保税料件。
跨境电商:多品类集拼后分拨至海外仓。
大宗贸易商:如金属、电子元器件等需规避高关税的商品。
五、注意事项
单证合规:中转国文件(如CO原产地证)需与货物流一致,避免目的港查验风险。
海关监管:保税区内加工不得改变货物物理特性,需提前备案。
如需具体服务,可联系深圳保税区物流商提供仓储、报关及中转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