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清关雷区预警
蜂蜜因缺注册文件滞留45天报废,化妆品成分标注不全被罚20%货值,智能手表未获GOST认证遭强制退运。合规与时效的平衡,是打开俄罗斯市场的金钥匙。
食品与农产品:
认证缺失的 “重灾区”
俄罗斯对食品进口的监管堪称全球严格之一。根据欧亚经济联盟法规,所有食品必须通过EAC认证,并随附兽医证书、原产地证明和卫生检疫文件。2025年1月,一家中国企业向俄罗斯出口20吨蜂蜜,因未提前申请俄罗斯联邦兽医和植物卫生监督局的境外企业注册,导致整批货物在莫斯科海关滞留 45 天,终因超过保质期被销毁。这一案例暴露出食品类产品清关的核心风险:动物源性食品需通过国家准入审核,植物源性食品则需提供植物检疫证书。俄罗斯对乳制品、肉类等实施关税配额管理,企业若未提前申请进口许可证,货物到港也无法通关。典型风险点~
食品添加剂超标:如防腐剂山梨酸钾在俄罗斯的限量为0.3%,而中国标准为0.5%。
标签缺失俄语说明:2025 年新规要求标签必须标注“碳足迹” 和 “可回收包装”标识。
转基因成分未申报:俄罗斯要求所有含转基因成分的食品必须在包装显著位置标注。
化妆品与保健品:
成分审核的 “高压线”
化妆品清关的核心障碍在于成分合规性。中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与俄罗斯TR CU009/2011存在显著差异:俄罗斯禁止使用氢醌、汞化合物等美白成分,而中国允许在特定浓度下使用。2024年,广州某跨境电商通过EMS向俄罗斯寄送1000瓶含 3%水杨酸的祛痘精华,因未在标签标注“需与防晒产品使用” 的警示语,被圣彼得堡海关以 “成分说明不完整”为由扣留,终缴纳货值20%的罚款才得以放行。2025年新规升级:
纳米成分强制标注:如防晒霜中的纳米二氧化钛需标注“(nano)-TiO₂”。
动物测试声明:包装必须注明“Нетестировалось на животных”(未做动物测试)。
环保标识:可回收包装需标注材质与回收码(如ПЭТ1> 85%)
电子产品:
认证缺失的 “致命伤”
电子产品清关的关键在于GOST认证。2025年1月,深圳某企业出口500台智能手表到俄罗斯,因未通过GOST-K认证,被莫斯科海关认定为“不符合安全标准”,货物滞留2个月后被强制退运,造成直接损失超200万元。俄罗斯对电子产品的认证要求涵盖安全性、电磁兼容性和环保性,例如:电气安全:需符合GOSTR 50109标准,插头需适配俄罗斯Type F插座。
电磁兼容:无线设备需通过FAC认证,蓝牙产品需提交RF测试报告。
环保要求:2025 年起实施《电子废弃物管理法》,要求企业提供回收方案。
特殊品类风险:
加密设备:含加密功能的路由器、摄像头需通过FSS认证。
医疗器械:血压计、血糖仪需在俄罗斯联邦卫生部注册,且包装必须标注“医疗器械”俄语字样。
仿冒品与品:
法律制裁的 “红线”
俄罗斯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空前。2023年,某中国卖家通过DHL向俄罗斯寄送100个“无品牌”手机壳,因印有LOGO且无法提供授权书,被海关认定为侵权,货物被销毁并罚款货值3倍。产品未标注品牌,海关也可能通过外观设计判定侵权。品清关需注意:申报价值:俄罗斯海关对品实施“低完税价格”制度,如名表申报价低于市场价30%将触发严查。
原产地:意大利制造的皮具需提供原产地证明,否则可能被加征15%的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