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I经营许可证 VS ICP许可证:一文厘清区别与适用场景
在中国做互联网生意,绕不开“证”事。
Zui常听到的两个词:ICP 许可证、EDI 经营许可证。
名字只差一个字母,却是两条平行赛道——办错证 = 罚款 + 下架 + 融资断路。
本文用 3 分钟,把二者从“法律定义→技术特征→典型场景→办证地图”一次讲清,可收藏当速查表。
法律坐标:同属“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但分属不同子类

一句话记忆:
ICP 管“看”,EDI 管“买”。
技术视角:平台里到底在“跑什么数据”决定办证类型

只要平台产生“买家-卖家-平台”三边订单关系,EDI 就跑不掉;
仅提供付费内容、会员浏览,ICP 足够。
适用场景速查表(2025 版)

若平台本身不提供商品信息展示,仅做数据交换,可只办 EDI。
办证门槛对比(全国统一Zui低线)

注意:
跨省经营注册资本统一 ≥1000 万元;
出现“第三方商家入驻”场景,管局会强制要求 EDI,先拿证后上线。

高频误区 Top4
1. “我只用微信小程序,不用办证”
→ 微信仅提供入口,交易资金若经平台自有商户号,仍需 EDI。
2. “跳转支付宝收款,就不算平台交易”
→ 只要订单号由平台生成、可查询物流/售后,即认定撮合。
3. “先上线再补证,边跑边批”
→ 2025 年各省已接入“秒扫”爬虫,无证经营Zui高罚 10 万 + 下架应用。
4. “办了 EDI 就不用 ICP”
→ 两证并行不冲突;有付费内容展示就加办 ICP,否则年检会被扣分。

决策树:3 步锁定办证组合
┌── 网站/APP 是否向公众提供信息? ── 否 → 仅 ICP 备案
│
是 → 是否向用户收费(会员、广告、打赏)? ── 是 → 需要 ICP
│
是否生成订单并撮合支付? ── 是 → 叠加 EDI

证是商业模式的“镜像”
内容驱动 → ICP
交易驱动 → EDI
内容+交易双轮 → ICP+EDI 双证
先把业务流画成“数据地图”,再对照 B21/B25 子目,让技术链路匹配法律定义,办证就再也不会迷路。
| 成立日期 | 2006年09月04日 | ||
| 法定代表人 | 钟志敏 | ||
| 注册资本 | 50 | ||
| 主营产品 | 境外投资备案、粤港两地车牌新申请、进修移民,危化品,融资租凭,各类许可证,前海地址续签,金融牌照,工商注册,代理记账,经营许可等 | ||
| 经营范围 | 一般经营项目是:企业管理咨询、信息咨询;代理记账;企业登记代理;网络技术的开发;企业形象策划;平面设计;国内贸易;汽车、游艇的租赁;汽车代驾;贸易经纪代理;经济信息咨询;商标代理;知识产权代理。(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禁止的项目除外,限制的项目须取得许可后方可经营),许可经营项目是:从事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业务;汽车维修服务;陪驾服务。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演出经纪业务;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中的呼叫中心业务;接受合法委托代理车管业务。 | ||
| 公司简介 | 深圳市壹佳达企业服务有限公司,2015年06月成立,经营范围包括一般经营项目是:税务服务;财务咨询;企业管理;企业管理咨询;市场主体登记注册代理;商务代理代办服务;个人商务服务;商标代理;版权代理;知识产权服务(专利代理服务除外);因私出入境中介服务;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票据信息咨询服务;停车场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经营项目是: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