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器作为电子电气产品,在国内外销售需通过对应国家 / 地区的强制性或自愿性认证,以确保符合当地的安全、电磁兼容(EMC)、能效及环保等法规要求。以下按国内销售和国际主要市场销售分类,详细梳理所需认证及核心要求:
中国大陆对显示器的认证以强制性认证(CCC) 为核心,部分场景需补充能效或自愿性认证,具体如下:
| 认证类型 | 认证名称 | 适用范围 | 核心检测项目 | 备注 |
|---|
| 强制性认证 | 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CCC 认证) | 所有在中国大陆市场销售、进口的显示器(含外接显示器、一体机内置显示器等) | 1. 安全:电击防护、防火、防机械危险、绝缘电阻等;2. EMC:电磁辐射(骚扰)、抗电磁干扰(抗扰度) | 无 CCC 认证的产品不得出厂、销售或进口,是进入中国市场的 “准入证”;认证流程:申请→送样检测→工厂审查→获证→年度监督 |
| 能效认证 | 中国能效标识(非强制认证,但需备案) | 普通液晶显示器(含笔记本外接显示器、台式机显示器) | 能效等级(1-3 级,1 级Zui节能)、待机功耗、亮度能效等 | 属于 “自我声明 + 备案” 制:企业需自行依据 GB 21520-2015《计算机显示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检测,张贴能效标识后向能效中心备案;未贴标识或标识不实将面临处罚 |
| 自愿性认证 | 中国环保产品认证(十环认证) | 注重环保属性的显示器(如办公、绿色项目优先选择) | 有害物质限制(RoHS 2.0 要求的铅、汞、镉等)、材料可回收性、生产过程环保性 | 非强制,但可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尤其适合、等场景 |
不同国家 / 地区的法规体系不同,认证要求差异较大,以下为显示器出口高频市场的核心认证:
北美对电子电气产品的安全和 EMC 要求严格,核心认证为FCC(美国 EMC)和UL/cUL(安全),加拿大需额外满足当地标准。
| 国家 / 地区 | 核心认证 | 适用范围 | 核心要求 |
|---|
| 美国 | 1. FCC 认证(强制性)2. UL 认证(自愿性,但市场必需) | 所有进口 / 销售的显示器 | 1. FCC 认证:- 检测电磁辐射(符合 Part 15B 标准,针对 “无意辐射体”),确保不干扰其他电子设备;- 分 “自我认证”(普通显示器)和 “实验室认证”(复杂产品),需提交检测报告并备案。2. UL 认证:- 安全检测(符合 UL 60950-1 或 UL 62368-1 标准,后者为新替代标准),涵盖电击、防火、温升等;- 非强制,但美国零售商(如 Best Buy)和消费者普遍要求,无 UL 认证难以进入主流渠道。 |
| 加拿大 | 1. IC 认证(强制性,EMC)2. cUL 认证(强制性,安全) | 所有进口 / 销售的显示器 | 1. IC 认证:类比美国 FCC,符合 ICES-003 标准,需提交检测报告并注册;2. cUL 认证:加拿大安全强制要求,需符合 CSA C22.2 No. 60950-1 或 62368-1 标准,与 UL 标准互认(可通过 UL 认证转 cUL)。 |
欧盟以CE 认证为核心(强制性),英国脱欧后需单独申请UKCA 认证,需满足能效和环保要求。
| 地区 | 核心认证 | 适用范围 | 核心要求 |
|---|
| 欧盟(EU) | 1. CE 认证(强制性,含多个指令)2. ErP 能效标签(强制性)3. RoHS 2.0(强制性,环保) | 所有进口 / 销售的显示器 | 1. CE 认证需覆盖 3 个关键指令:- 低电压指令(LVD):安全要求,符合 EN 60950-1 或 EN 62368-1 标准;- 电磁兼容指令(EMC):EMC 要求,符合 EN 55032(辐射)、EN 55024(抗扰度);- 无线电设备指令(RED):若显示器带无线功能(如 WiFi、蓝牙),需符合 EN 301 489 标准。2. ErP 能效标签:- 依据 EU 2019/2021 法规,需标注能效等级(A-G,A Zui节能)、待机功耗、亮度等,需在欧盟能效数据库(EPREL)注册。3. RoHS 2.0:限制 6 项有害物质(铅、汞等),2021 年起新增 4 项邻苯二甲酸盐,需提供检测报告。 |
| 英国(UK) | 1. UKCA 认证(强制性)2. UK ErP 能效标签(强制性) | 所有进口 / 销售的显示器(2023 年 1 月起,CE 认证不再直接认可) | 1. UKCA 认证:流程、标准与欧盟 CE 基本一致(如 UK LVD、UK EMC),但需由英国认可的实验室(UKAS)检测,获证后可在英国市场销售;2. UK ErP:依据英国本地法规,能效等级和标注要求与欧盟 ErP 类似,需在英国能效数据库(UK EPREL)注册。 |
| 国家 / 地区 | 核心认证 | 核心要求 |
|---|
| 日本 | PSE 认证(强制性)+ VCCI 认证(EMC,自愿性但必需) | 1. PSE 认证:分 “特定电气用品”(需菱形标志,如电源适配器)和 “非特定电气用品”(需圆形标志,显示器主体),符合 JIS C 60950-1 标准;2. VCCI 认证:类比 FCC,检测电磁辐射(符合 VCCI Class B 标准),无此认证难以进入日本零售渠道。 |
| 韩国 | KC 认证(强制性) | 1. 安全:符合 KS C IEC 60950-1 标准;2. EMC:符合 KS C IEC 61000-6-3 标准;3. 能效:需符合韩国能效标准(MEPS),张贴能效标签;认证需由韩国认可的实验室检测,且需在韩国指定机构注册。 |
| 印度 | BIS 认证(强制性) | 1. 安全:符合 IS 13252 (Part 1) 标准;2. EMC:符合 IS 61000-6-3 标准;3. 流程:需在印度 BIS 机构注册,送样至 BIS 认可实验室检测,获证后需年度监督;2023 年起,部分电子品需额外满足 RoHS-like 环保要求(限制有害物质)。 |
| 国家 / 地区 | 核心认证 | 核心要求 |
|---|
| 澳大利亚 | RCM 认证(强制性,含安全 + EMC) | 1. 安全:符合 AS/NZS 60950-1 或 62368-1 标准;2. EMC:符合 AS/NZS CISPR 32 标准;3. 能效:需符合澳大利亚 MEPS 能效标准(针对显示器的功耗和能效等级);认证需由澳洲认可的实验室检测,获证后在产品上贴 RCM 标志。 |
| 新西兰 | 与澳大利亚互认 RCM 认证 | 无需单独认证,通过 RCM 认证的产品可直接在新西兰销售(标准与澳洲一致)。 |
认证标准更新:安全和 EMC 标准会定期更新(如欧盟用 EN 62368-1 替代 EN 60950-1),需确保检测依据Zui新标准,避免认证失效。
产品差异影响认证:若显示器带特殊功能(如触控、无线模块、内置电池),需额外增加对应检测项目(如无线功能需 RED/IC 认证,电池需 UN38.3 运输认证)。
工厂审查要求:部分认证(如 CCC、BIS)需进行工厂质量体系审查,企业需提前建立符合要求的生产和品控流程,避免审查不通过。
认证周期与成本:强制性认证(如 CCC、FCC、KC)周期通常 1-3 个月,成本因产品复杂度和检测项目而异,建议提前规划,避免影响上市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