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范围
预案覆盖医疗器械领域因勒索软件攻击导致的核心系统瘫痪、数据加密或泄露等事件,涵盖电子病历系统、远程医疗平台、医疗设备联网系统等关键场景。例如,某三甲医院曾因勒索软件攻击导致电子病历系统停摆72小时,日均门诊量下降60%,间接经济损失超2000万元。
响应分级
一级响应(重大事件):攻击导致全院核心系统瘫痪,超过50%患者数据被窃取或加密,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如勒索金额超过100万元)。需立即上报国家卫健委及公安部门,协调guojiaji网络应急中心支援。
二级响应(较大事件):攻击影响至少两个业务系统(如挂号系统与支付系统),或加密30%-50%患者数据。需成立院内应急指挥组,跨部门协同处置。
三级响应(一般事件):攻击仅影响单一非关键系统(如办公网络),无患者数据泄露。由信息科独立处置,48小时内完成溯源分析。
应急指挥部
总指挥:院长,负责决策重大处置方案(如是否支付赎金)。
副总指挥:分管副院长,协调跨部门资源,每日召开应急例会。
成员单位:信息科、医务科、护理部、法务科、财务科、后勤保障部、宣传科及各临床科室。
工作小组职责
任务:监测网络舆情,24小时内发布首次公告,拥有全院信息发布终审权。
任务:调配应急电源、备用服务器,12小时内完成关键部门电力与网络线路抢修。
任务:固定证据、评估法律风险(如数据泄露是否触发《网络安全法》处罚条款)。
案例:某事件中,该小组协助完成取证材料,Zui终免于监管处罚。
任务:启动备用诊疗流程(如纸质病历、人工收费),4小时内制定科室级应急预案。
案例:某次攻击中,护理部提前储备的离线医嘱系统使危重症患者护理未中断。
任务:攻击溯源、系统修复、漏洞补丁推送,6小时内完成全网安全态势感知。
权限:强制下线受损设备,48小时内完成Windows系统批量补丁升级。
技术核心组(信息科牵头):
临床业务保障组(医务科、护理部主导):
安全防护组(法务科、信息科配合):
后勤保障组(后勤保障部、财务科协同):
舆情管控组(宣传科牵头):
事件发现与报告
一般事件:2小时内;
较大事件:1小时内;
重大事件:30分钟内初报。
接报渠道:7×24小时应急值守热线、SOC监控系统告警、员工上报。
报告时限:
报告内容:事件类别(如勒索软件)、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已采取措施及潜在次生风险。
初步研判与决策
指令式:由应急指挥部根据研判结果决定;
自动式:预设阈值触发(如核心数据库遭受暴力破解尝试超过1000次/分钟)。
一般事件:信息科科长决策;
较大及以上事件:报指挥部批准。
研判时间:信息科30分钟内完成影响评估(如系统瘫痪数、数据损坏率)。
决策路径:
启动方式:
应急处置措施
评估法律风险:如数据泄露是否触发《网络安全法》处罚;
固定证据:收集日志、网络流量镜像,配合监管调查。
启动备用系统:如纸质病历、人工收费;
关键环节优先恢复:重点关注急诊、手术等环节。
隔离受影响系统:2小时内完成网络隔离;
数据备份与恢复:从备份中恢复数据,确保完整性;
漏洞修复:更新系统和软件,消除安全隐患。
技术处置:
业务保障:
法律与合规:
后期处置与
系统恢复:恢复所有系统正常运行,进行全面检查和测试。
事件分析事件原因、评估处置效果,修订应急预案。
报告上报: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网络安全事件报告书》,内容需符合《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要求。
数据加密与备份
重要软件系统及其数据必须存有备份,采取异地避灾方式保存。
数据库崩溃时,立即通知有关单位暂缓上传数据,组织人员维修。
入侵检测与防御
部署先进的入侵检测系统(IDS)和入侵防御系统(IPS),实时监测网络异常。
采用终端检测与响应(EDR)平台,快速定位中毒终端。
网络隔离与访问控制
工控机与PC主机进行网络隔离,工控主机网络前端加防火墙。
架设工控主机安全终端,做单机防护。
定期培训
对员工进行网络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培训内容:勒索软件识别、应急处置流程、数据备份与恢复。
应急演练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模拟真实场景,检验预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演练重点:跨部门协同、技术处置效率、业务连续性保障。
遵守法律法规
严格遵守《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
确保医疗器械网络安全符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指导原则。
接受监管指导
接受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网信部门、公安部门的监管和指导。
定期进行安全审计,确保合规性。
事件背景
某三甲医院遭遇勒索软件攻击,导致电子病历系统瘫痪,超过50%患者数据被加密。
应急响应过程
启动一级响应:院长立即上报国家卫健委及公安部门,协调guojiaji网络应急中心支援。
技术处置:信息科6小时内完成全网安全态势感知,隔离受影响系统,推送漏洞补丁。
业务保障:医务科启动纸质病历流程,护理部使用离线医嘱系统,确保危重症患者护理未中断。
法律与合规:法务科固定证据,评估法律风险,确保处置过程合规。
后勤保障:后勤保障部调配应急电源,确保关键部门电力供应。
舆情管控:宣传科24小时内发布首次公告,避免不实信息扩散。
处置效果
系统在8小时内部分恢复,24小时内全面恢复。
无患者数据泄露,未支付赎金,避免经济损失。
获得监管部门认可,未受处罚。

| 成立日期 | 2020年06月24日 | ||
| 法定代表人 | 陈影君 | ||
| 注册资本 | 100 | ||
| 主营产品 | 医疗器械及体外诊断产品全球法规咨询,医疗器械检测认证,医疗体系辅导,医疗器械临床研究,CE-MDR认证,医疗器械FDA认证 | ||
| 经营范围 | 一般经营项目是:医疗技术专业领域内技术研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及技术服务;从事医疗器械、保健器具、研发及技术咨询;健康养生管理咨询;企业管理咨询;医疗项目投资(具体项目另行申报);投资兴办实业(具体项目另行申报);贸易咨询,国内贸易;科技信息咨询;医疗用品及器材零售;非许可类医疗器械经营;美容仪器设备、美容护肤品及化妆品、研发、技术转让、批发及零售;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市场营销策划;品牌策划;展览展示策划;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禁止的项目除外,限制的项目须取得许可后方可经营);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咨询策划服务;企业形象策划;项目策划与公关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品牌管理;个人互联网直播服务;广告发布;物联网技术服务;广告发布(非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出版单位);网络技术相关软件和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经营项目是:第二类,第三类器械销售及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医疗用品及器材零售;医用卫生材料及辅料,消毒剂产品及灭菌设备的销售。认证服务;电子认证服务;质检技术服务;检验检测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互联网信息服务;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网络文化经营;互联网直播技术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 ||
| 公司简介 | 国瑞中安医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隶属于国瑞中安集团,是集团重点培育的品牌之一,位于深圳市光明新区观光路邦凯科技园。公司成立于2020年6月24日,法定代表人为陈影君。依托国瑞中安集团强大的资源、渠道和专业背景,国瑞中安医疗专注于为国内外各大企业提供全球医疗器械及体外诊断产品的合规化咨询全过程、全方位服务,致力于协助和支持中国本土企业迈向全球化、合规化。国瑞中安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瑞中安集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