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接触用金属涂层不锈钢制品基于GB 4806.9-2023铬的特殊迁移量
1 前言:责任与合规
作为食品供应链中的一员,我们深知食品安全无小事。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是食品安全的一部分。GB 4806.9-2023标准的发布与实施,对我们生产企业提出了更高、更细致的要求。对于我们的新产品——带有金属涂层的不锈钢制品,理解并贯彻这一标准,不仅是法律要求,更是我们对消费者健康的郑重承诺,也是我们在市场竞争中建立信誉、打造品牌的核心基石。
本标准已于2024年9月6日正式实施,全面替代旧版标准。所有在此日期后生产的产品,都必须符合新标准的要求。本指南将作为我们公司内部技术、生产和质控部门,以及相关供应商和客户的统一执行文件。
2 核心检测框架与标准解读
2.1 材质特性与标准适用范围
我们的产品 “带有金属涂层的不锈钢” 是一种复合结构材料:
基材:食品级不锈钢,提供主体结构强度和耐用性。
涂层:通过电镀、物理气相沉积(PVD)等技术在不锈钢表面形成的金属涂层(如铬涂层、铜涂层或多层复合涂层),主要用于提升美观度、增强耐腐蚀性或改善不粘性能。
GB 4806.9-2023标准明确涵盖了此类材料。它规定了金属基材与金属镀层的要求,我们的产品需要满足基材和涂层的双重规定。
2.2 核心检测项目明细
根据GB 4806.9-2023,我们的产品必须完成以下两大核心项目的检测与评估。
2.2.1 成分分析
成分分析是产品安全的基础,旨在从源头上控制有害物质的引入。
1. 基本要求:
确保产品(包括基材和涂层)中不得有意添加标准禁止使用的物质。
所有使用的原料都必须符合GB 4806.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及相关公告的规定。
2. 元素限制要求:
标准明确规定,以下7种风险较高的金属元素不得用作食品接触面金属基材及金属镀层的合金元素:
表1:禁止有意添加的金属元素列表
禁止添加的元素 | 潜在风险说明 |
铅 (Pb) | 强烈的神经毒性,尤其对儿童危害巨大 |
镉 (Cd) | 致癌物,会在体内蓄积,导致肾损伤 |
砷 (As) | 致癌物,长期摄入增加皮肤癌、肺癌等风险 |
汞 (Hg) | 神经毒性,影响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 |
锑 (Sb) | 对黏膜有刺激作用,可能损害心脏和肝脏 |
铍 (Be) | 吸入为致癌物,化合物有毒性 |
锂 (Li) | 某些锂化合物具有毒性和腐蚀性 |
3. 杂质元素迁移限量:
非有意添加,原材料中可能存在的杂质元素也需严格控制其迁移量。
表2:杂质元素迁移量限量要求
杂质元素 | 迁移量限量 (mg/kg) | 备注 |
砷 (As) | ≤ 0.002 | 对于无涂层铁质煎炒锅,限量为≤0.018 |
镉 (Cd) | ≤ 0.002 | - |
铅 (Pb) | ≤ 0.01 | - |
锑 (Sb) | ≤ 0.04 | - |
我们的职责: 采购和品控部门必须要求供应商提供不锈钢基材和涂层金属原料的成分符合性声明,并定期抽样送往第三方机构进行验证检测。
2.2.2 铬的特殊迁移量检测
这是我们这款产品的重中之重的检测项目。
1. 限量要求:
根据GB 4806.9-2023,铬(Cr)的特定迁移限量(SML)为 0.25 mg/kg。
2. 为何要严格控制铬迁移?
必要性:三价铬(Cr³⁺)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参与糖和脂类的代谢。
风险性:六价铬(Cr⁶⁺)是明确的致癌物,对皮肤和黏膜有强刺激性。在迁移试验中,通常检测总铬含量,我们必须将总铬迁移量控制在安全限值内。
工艺关联:不锈钢的耐腐蚀性主要依赖于表面形成的富铬氧化膜(钝化膜)。我们的金属涂层可能会改变这层膜的特性,或在涂层存在微观缺陷时,导致基体中的铬在特定条件下(如酸性环境)迁移到食品中。

3. 检测方法:
检测标准:必须严格按照 GB 31604.4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砷、镉、铬、镍、铅、锑和锌迁移量的测定》 执行。
食品模拟物选择:根据产品预期用途(如接触水性、酸性、含酒精或油脂类食品),选择对应的食品模拟物(例如,4%乙酸模拟酸性食物)。
测试条件:需模拟实际使用中Zui严苛的条件(如高温、长时间接触)。
4. 针对我们产品的特殊考量:
金属涂层旨在阻隔基体与食品接触,但我们绝不能假设涂层是无缺陷或完整的。在运输、使用(刮擦、磨损)、清洗过程中,涂层都可能出现微观损伤。铬迁移量检测是验证我们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安全性的关键环节。
2.2.3 其他可能涉及的迁移指标
除了铬之外,根据我们使用的具体不锈钢牌号和涂层金属成分,可能还需要关注其他合金元素的迁移量。标准对以下8种合金元素的迁移量设定了限量:
表3:合金元素迁移量限量要求
合金元素 | 迁移量限量 (mg/kg) | 备注 |
铝 (Al) | ≤ 1 | 对于无涂层铝制品,限量为≤5 |
钴 (Co) | ≤ 0.02 | - |
铜 (Cu) | ≤ 4 | - |
锰 (Mn) | ≤ 2.0 | - |
钼 (Mo) | ≤ 0.12 | - |
镍 (Ni) | ≤ 0.14 | - |
锡 (Sn) | ≤ 100 | 不适用于镀锡薄钢板 |
锌 (Zn) | ≤ 5 | - |
重要提示:根据标准,对于成分已知的材料,可根据材料成分确定待测合金元素种类,无需检测所有规定的合金元素限量指标。我们的技术部门需根据所用材料,明确需要检测的特定元素清单。
3 我们的内部质量控制与检测流程
为确保万无一失,我们必须建立从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
3.1 检测流程指引
送样:生产部门需提供与批量生产完全一致材质和工艺的Zui终成品样品。
委托检测:品控部门委托具有CMA(中国计量认证) 或 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项目确认:与检测机构确认具体的检测项目,至少包括成分符合性声明验证、铬迁移量,以及根据材料成分确定的其他必要合金元素迁移量。
迁移试验:检测机构将根据标准规定的模拟物和条件进行试验。请注意,对于重复使用的金属制品,标准要求进行三次迁移试验,并以第三次结果的检测值进行符合性判定。
报告与符合性判定:获取检测报告后,品控部门需核对所有项目结果是否均符合标准限量要求。全部合格,方可判定该批次产品符合GB 4806.9-2023。
3.2 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源头控制:与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合作,签订质量协议,确保所有金属原料附有完整的成分声明和检测报告。
工艺稳定:严格控制涂层工艺参数(如温度、电流、厚度、均匀性),确保涂层的致密性和附着力,这是减少铬迁移的关键。
出厂检验:建立定期抽检制度,每一批次产品或每季度至少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进行关键项目(尤其是铬迁移量)的检测,做到持续监控。
4 行动号召
同事们,GB 4806.9-2023标准是我们产品上市必须跨越的门槛。其中,成分分析是基础,铬的特殊迁移量是我们需要应对的核心挑战。
这份指南清晰地指明了我们新产品上市前必须完成的“家庭作业”。这不仅仅是品控部门的工作,更是涉及研发、采购、生产等所有环节的系统工程

| 成立日期 | 2015年09月16日 | ||
| 法定代表人 | 钟贵艳 | ||
| 注册资本 | 50 | ||
| 主营产品 | 食品接触材料检测,有害物质检测,电池相关检测,环境安全检测,电子电器产品和材料可靠性,商城质检,环境检测、金属材料分析,纺织品、鞋类、皮革检测,玩具产品检测,建材与轻工产品检测,食品、药品、化妆品 | ||
| 经营范围 | 机电产品、建筑材料、电子产品、机械产品、玩具、服装、厨卫用品、工业用品、办公用品、建筑材料、农产品、安防产品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信息咨询(不含限制项目);国内贸易(不含专营、专控、专卖商品);经营进出口业务(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禁止的项目除外,限制的项目须取得许可后方可经营).^; | ||
| 公司简介 | 中科技术服务(深圳)有限公司(英文"zhongketechnicalservices(shenzhen)co.,ltd",简称"cst")是一家获得中国计量认证cma和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与国际、国内各行业众多知名大型企业,长期保持着友好合作关系,为合作伙伴提供全面的检测技术服务,并深入参与产品研发过程,承担重要研发检测及数据分析工作,检 ... | ||









